北京文艺20231113期 第版:

当前位置:北京文艺2024年11月22日期 第06版:信息

文艺创作孵化平台学术沙龙举办

(上接1版)
  市文联智库专家、剧作家罗怀臻认为,“孵化平台是一种新的培养模式,强调以心换心,陪伴青年艺术家成长,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并提供全链条、一条龙的服务。这种模式有望成为全国优秀人才非学历教育的‘北京经验’。”
  市文联智库专家、中国舞协副主席郭磊认为,平台出台的措施具体规范,培养方式全面扎实,推出了系列优秀人才和成果,期待平台为打造“大戏看北京”文化名片贡献更多力量。
  市文联智库专家、中国舞协副主席赵铁春谈道,市文联的前瞻性和扎实工作为孵化平台的成功奠定了基础。全过程跟踪的创作模式使平台独具特色,导师们辛勤付出取得了显著成果。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视听新媒体中心制片人、总导演田梅表示,本届孵化平台的创作成果非常优秀,在表现形式上有很多创新,期待平台继续支持融合性人才,推动科技与艺术、传统文化相融合,利用好人工智能,让优秀的文艺作品流传且流行起来。
  北京青年报社党委书记、总编辑毛晓刚希望新闻媒体对青年文艺创作和作品孵化持包容及宽容的态度,营造一个更符合文艺发展规律的氛围。
  北京演艺集团副总经理、北京剧协副主席董宁认为,平台展示了青年艺术家的热情和力量,体现了导师高质量的陪伴和引导的重要性,希望平台坚持创新、关注时代热点、聚焦项目主题,加强品牌建设,吸引更多人了解并参与进来。
  北京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姚睿表示,青年戏剧创作者要坚持为人民创作,认识到文艺创作与市场接轨的重要性。
  北京天桥盛世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晓辉对项目给予高度评价。他认为,青年人才孵化关键在于未来的落地。我们将继续为青年艺术人才提供支持,共同携手合作,为北京演艺之都发展贡献力量。
  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白靖毅表示,举办此次学术沙龙,一方面是总结去年的经验,不断优化孵化平台建设机制;另一方面是邀请专家们留下宝贵的建议和意见,为学员创作的作品提供更多落地、宣推和传播的机会。这不仅是对学员们才华的肯定,更是对他们未来发展的期许和助力。
(文艺家服务中心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