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信息
下一版>
<上一版
智库专家为文艺创作孵化平台建言献策
本报讯 近日,由北京市文联主办的“大戏看北京”文艺创作孵化平台建设智库专家研讨会在老舍剧场召开。与会专家围绕如何推进高质量文艺创作和“大戏看北京”文艺创作孵化平台建设开展深入研讨,就优化机制、资源整合、项目落地等出谋划策。北京市政协党组成员、北京市文联主席韩子荣,市文联原主席、智库专家陈平,市文联党组书记陈宁,市文联党组副书记、常务副主席马新明出席会议。 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司长明文军,中国国家话剧院艺术总监戈大立,中国国家话剧院制作人、国家一级演出监督李东,北京舞蹈学院舞台美术系主任、博士生导师任冬生作为智库专家参加会议;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北京书协主席叶培贵,词作家、国家一级编剧甲丁作为智库专家分别做书面和视频交流;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北京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黄华三,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教授陈廖宇,北京央华时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艺术总监、导演王可然作为特邀专家参加会议。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白靖毅,市文联相关部室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会议由陈宁主持。平台充分发挥了文联的组织优势和专业优势 陈平表示,孵化平台充分发挥了文联的组织优势和专业优势,通过强大的艺术家群体的全力支持,将“做人的工作”和“推动文艺创作”有效结合。他对平台建设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要坚持推动优秀文艺作品创作,这是文联义不容辞的责任;二是孵化项目坚持融合发展,通过文联整合资源共同精准发力推动文艺发展;三是做好长远规划,在总结经验基础上更好地调动资源、做好选题谋划,坚持作品品质和人才水准,同时将孵化机制规范化,期待孵化平台做得更好。 明文军表示,“大戏看北京”文艺创作孵化平台要加强规划性,坚持创新创造,将做选题和选人相结合;还要完善和固化运行机制,打造品牌,保障平台持续发展,彰显项目生命力。 戈大立希望对孵化平台这个体系进行总结梳理,期待孵化平台的经验模式能够传承和延续下去。 黄华三认为,“大戏看北京”文艺创作孵化平台要继续探索如何在各个艺术门类之间取得比较好的平衡,以及北京文艺创作应该具有什么特点;同时要扶持年轻人,要坚持创新。 任冬生表示,孵化平台将给予年轻人的支持落到实处,这对青年人才来说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与此同时,导师与学员在这个平台的相互交流以及平台资源对导师也是一种反哺。 陈廖宇表示,愿意为平台推荐更多有潜力的人才和有潜质的作品,帮助更多尚未形成市场影响力、转化力的项目面世。 甲丁通过视频表示,期待孵化平台通过导师们的经验输出,使青年人才的理想与抱负转化为对创作欲望的实践,通过孵化青年人才的理想和志向,为观众提供更多优质的作品。 叶培贵通过书面发言表示,孵化平台应该挖掘培养一批深谙书法本体知识同时充满社会关怀的策展人才,由他们来凝练活动主题、策划展览活动。示范项目参与者分享经验体会 王可然就2023年度孵化平台精品创作项目话剧《悲惨世界》进行经验分享,他表示,期待市文联以及孵化平台今后能够继续给予民营创作单位更大的支持与帮助,让他们可以推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丰富首都演出市场。 李东就2024年度精品创作项目沉浸式音乐剧《金风玉露》做经验分享,他认为文联孵化“优中选优”的标准以及非常注重人文价值和艺术价值,是遴选和培育精品力作的关键因素,孵化对于好作品的诞生尤其是创作前期的强力支持至关重要。为培育更多优秀作品与人才全力以赴 韩子荣对孵化平台的建设与发展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肯定。她首先感谢各位专家前来参会并给予平台建设意见建议,同时表示,平台建设已经有了良好开端,我们应当倍加珍惜,并且不遗余力为文艺创作争取更多的资源和支持,把开创精神坚持下去,把文联精神传承下去。 陈宁表示,本次研讨会既是阶段性总结,也为后续持续发展谋划、明确方向。 马新明表示,根据各位领导和专家的意见,下一步我们抓好落实,一如既往、精益求精地做好服务工作。 会上,白靖毅汇报了“大戏看北京”文艺创作孵化平台建设情况,并介绍了2025年度孵化平台建设规划。(文艺家服务中心 供稿)
20241030
网页版阅读
FLASH阅读
20240925
20240902
20240802
2024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