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艺20250117期 第版:

当前位置:北京文艺2024年08月02日期 第07版:基层文联

关于开展两岸文学交流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余 风

今年以来,台湾作家在台湾各类媒体上发表一系列文章,以文学作品的方式讲述大陆故事、浙江故事、衢州故事,引得网络大量转发,产生了良好影响和宣传效果,这是去年11月在衢州市举办首届“衢台两岸文学周”活动产生的后续效应。浙江省台办对此高度重视,已明确将这一活动项目升格为“浙台文学周”,使之成为浙台交流的一个重要新平台。
首届“衢台两岸文学周”的具体实践
  首届“衢台两岸文学周”持续6天,来自海峡两岸的30余位文学名家,共同深入各市县采风、探寻两岸历史文化渊源,举行驻点签约、文学研讨、创作经验交流、诗歌朗诵等活动。
  参加首届“衢台两岸文学周”的台湾作家,一路行走一路感叹,对浙江和衢州的发展成就和老百姓的美好生活赞叹不已,表示将把自己看到的真实情况告诉岛内同胞。父亲解放前就从开化去台湾工作的女作家汪咏黛这次终于圆了回到故乡开化的梦,返回台湾后,撰写了一篇《开化娜妮》的长篇散文发表在台湾《中国时报》上,抒发对祖国大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文学周结束至今,台湾文学名家陆续在台湾媒体上刊发关于大陆和浙江衢州的采风文章11篇。
  这场活动引起两岸媒体的高度关注,央视国际频道 《海峡两岸》《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新闻报》《浙江日报》《文艺报》及台湾媒体《中国时报》《台湾导报》等对这项活动进行了报道。
首届“衢台两岸文学周”的范例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首先,举办两岸文学交流活动,体现了政治上的主导性。通过组织开展海峡两岸作家的采风及文学活动交流,将两岸关系以同文同种的文学方式展示给更多两岸同胞,可以有效增进两岸同胞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理解。第二,举办两岸文学交流活动,体现了资源上的优越性。一是活动对象优势。作家和文学爱好者是社会中的宝贵资源和特殊群体,具有社会名望、文明素养较高,社会影响力较大等优势。二是涉台资源优势。比如,衢州的孔氏南宗家庙、清漾毛氏文化村等独特的人文历史资源,与台湾有着深厚渊源,这成为台湾作家们写大陆故事最感兴趣、最爱写的题材。三是浙江示范优势。通过举办两岸文学交流活动,尤其是台湾作家们常态化来大陆来浙江的采风活动,有助于使作家们真切感受到浙江大地乃至祖国大陆蓬勃的发展生机和举世瞩目的发展变化,并以优秀的文学作品影响更多的台湾民众,从而进一步增强台湾人民对祖国的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和感情认同。第三,举办两岸文学交流活动,体现了参与上的广泛性。举办两岸文学交流活动,牵涉众多两岸作家,许多活动还可以走进基层、走进群众,吸引广大基层群众参与。
  (作者系浙江省衢州市台办主任、作家协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