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艺20231113期 第版:

当前位置:北京文艺2024年07月04日期 第04版:信息

“人民的非遗”主题音乐会乡味浓郁

本报讯 6月6日至7日,在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临之际,北京市文联与中央民族歌舞团在老舍剧场联合主办了两场主题音乐会,名为 “人民的非遗”。这两场音乐会的主题分别是“家乡的乐”和“家乡的歌”,为观众呈现了一场中华非遗文化的视听盛宴。
  “家乡的乐”音乐会聚焦于中国传统音乐,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宝库中精心挑选出20项传统音乐项目进行了编配整合与再创作。演出包括了京族独弦琴、朝鲜族伽倻琴、蒙古族呼麦、藏族扎木聂弹唱等多个民族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现了中华民族音乐的多元与和谐。经典曲目如朝鲜族民谣 《阿里郎》、藏族民歌《阿玛勒霍》、新疆维吾尔十二木卡姆片段《乌扎勒木卡姆》、广西民歌《刘三姐歌谣》等,经过艺术家的深情演绎,让人陶醉其中,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家乡的歌”音乐会则专注于各民族的非遗小调。演出集合了近20个民族的不同风格非遗作品,如新疆维吾尔族、藏族、蒙古族、壮族等。艺术家们通过无伴奏、钢琴伴奏以及部分特色乐器等多种形式进行表演。各民族歌唱家如曲比阿乌、肉孜·阿木提、彝人制造、阿旺·洛桑顿珠等轮番登场,为观众带来了云南民歌《小河淌水》、蒙古族长调《吉塔拉金雀鸟》、江苏民歌《茉莉花》等精彩演出。这些歌曲不仅展现了各民族独特的音乐风格,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千姿百态和丰富多彩。
  两场音乐会通过音乐这一跨越语言和文化的艺术形式,将中华非遗文化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观众们纷纷表示,这些非遗音乐作品不仅让人感受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也让人更想要珍惜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文艺家服务中心 供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