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京文艺2024年06月28日期 第02版:特刊
凝心聚力 谱写新时代首都文艺新华章
——北京市文联五年工作巡礼
(上接1版)
积极参与编纂“北京文化书系”,高质量完成 《北京红色文化》《北京创新文化》丛书文艺分卷,从文艺视角展现首都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
狠抓创作
近百部作品斩获国内外重要奖项
市文联坚持以创作优秀文艺作品为中心环节,用跟上时代的精品力作开拓文艺新境界。编制《北京市文联推动文艺创作高质量发展中长期规划》,每年发布《文艺创作选题指南》,共扶持近300个文艺项目。构建“大文学”格局,形成“北京作家日”“十月文学月”“文学京彩季”等文学品牌活动。深入开展“行走北京”“北京意象”等创作采风活动,为文艺家体验生活创造条件。构建文学IP转化机制,以优秀文学作品为蓝本,向舞台剧、有声剧、动画电影、VR等领域转化,以童话《星鱼》为原型创作全景VR,同名歌曲MV点击量10亿次。5年来,首都文艺界展现出蓬勃的创作活力,由文联知名艺术家领衔创作的舞剧《五星出东方》、电影《长津湖》、电视剧《觉醒年代》等荣获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长篇小说《北上》《应物兄》《宝水》、短篇小说《在阿吾斯奇》、理论评论 《小说风景》《新时代文学写作景观》等荣获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文学、戏剧、美术、书法、摄影、音乐、舞蹈、民间文艺、曲艺、杂技、电视、电影、文艺评论等各门类百花齐放,近百部作品斩获国内外重要文艺奖项,彰显全国文化中心的实力与风采。
着力凝聚
大力培育北京文艺有生力量
市文联坚持紧扣“做人的工作”这一任务,建设德艺双馨的文艺人才队伍。广泛凝聚各门类顶尖文艺家,构建首都文艺“第一方阵”;用专业汇聚中青年文艺骨干,鼓励他们当主角、挑大梁,形成首都文艺的“中坚力量”;办好“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美术书法“新人新作系列展览”“北京舞蹈大赛”“北京青年相声节”“北京大学生魔术交流大会”“网络视听节目创新与人才推优”等品牌,助力文艺新秀脱颖而出;发掘培育 “新北京作家群”,形成新时代首都文艺创作的有生力量。加强文艺人才专业化培养,对青年文艺人才开展阶梯式培养和跟踪式孵化;评选表彰第七届 “北京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20名,10名首都文艺家获评第五届 “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接续文化传统,举办老舍、管桦、阮章竞、启功、王世臣、关学曾、贾作光、林斤澜等艺术名家纪念活动,传承老艺术家德艺双馨精神。
交流合作
提升北京作品的国际影响力
市文联坚持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在世界文艺舞台彰显中国气派、中国风范。大力推动“走出去”,“北京文学走出去”举办文学活动140余场,辐射49个国家和地区,41部作品和4辑 《北京文学》翻译成13种语言输出海外,北京文学作品入藏20余家国际知名图书馆,在多国知名学府和相关机构开展 “世界阅读北京”文学沙龙,举办3届北京国际文学院院长创新交流会,组织北京优秀作家赴英国、德国、法国、土耳其等国家开展文学交流。加大“请进来”力度,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北京影偶艺术周等品牌活动引进22个国家的90部作品,在老舍剧场举办北京国际高清舞台艺术影像周、世界灯光师大会、俄罗斯当代青年美术展、荷兰钢琴家独奏音乐会等10余项活动。加大融合力度开展“后冬奥”衍生IP《我的名字叫啊吨》舞台剧、童话《星鱼》影偶剧等跨国创作合作,国际合作创作成为首都独特风景。
新时代是充满变革与发展的时代,是富于创新与活力的时代,也是代表无限希望与可能的时代。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引下,文艺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北京市文联第十次代表大会召开之际,北京市文联将继续高举旗帜,凝心聚力,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首都文艺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主动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铸就新时代首都文艺高峰,为首都文化中心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宗文)
积极参与编纂“北京文化书系”,高质量完成 《北京红色文化》《北京创新文化》丛书文艺分卷,从文艺视角展现首都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
狠抓创作
近百部作品斩获国内外重要奖项
市文联坚持以创作优秀文艺作品为中心环节,用跟上时代的精品力作开拓文艺新境界。编制《北京市文联推动文艺创作高质量发展中长期规划》,每年发布《文艺创作选题指南》,共扶持近300个文艺项目。构建“大文学”格局,形成“北京作家日”“十月文学月”“文学京彩季”等文学品牌活动。深入开展“行走北京”“北京意象”等创作采风活动,为文艺家体验生活创造条件。构建文学IP转化机制,以优秀文学作品为蓝本,向舞台剧、有声剧、动画电影、VR等领域转化,以童话《星鱼》为原型创作全景VR,同名歌曲MV点击量10亿次。5年来,首都文艺界展现出蓬勃的创作活力,由文联知名艺术家领衔创作的舞剧《五星出东方》、电影《长津湖》、电视剧《觉醒年代》等荣获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长篇小说《北上》《应物兄》《宝水》、短篇小说《在阿吾斯奇》、理论评论 《小说风景》《新时代文学写作景观》等荣获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文学、戏剧、美术、书法、摄影、音乐、舞蹈、民间文艺、曲艺、杂技、电视、电影、文艺评论等各门类百花齐放,近百部作品斩获国内外重要文艺奖项,彰显全国文化中心的实力与风采。
着力凝聚
大力培育北京文艺有生力量
市文联坚持紧扣“做人的工作”这一任务,建设德艺双馨的文艺人才队伍。广泛凝聚各门类顶尖文艺家,构建首都文艺“第一方阵”;用专业汇聚中青年文艺骨干,鼓励他们当主角、挑大梁,形成首都文艺的“中坚力量”;办好“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美术书法“新人新作系列展览”“北京舞蹈大赛”“北京青年相声节”“北京大学生魔术交流大会”“网络视听节目创新与人才推优”等品牌,助力文艺新秀脱颖而出;发掘培育 “新北京作家群”,形成新时代首都文艺创作的有生力量。加强文艺人才专业化培养,对青年文艺人才开展阶梯式培养和跟踪式孵化;评选表彰第七届 “北京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20名,10名首都文艺家获评第五届 “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接续文化传统,举办老舍、管桦、阮章竞、启功、王世臣、关学曾、贾作光、林斤澜等艺术名家纪念活动,传承老艺术家德艺双馨精神。
交流合作
提升北京作品的国际影响力
市文联坚持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在世界文艺舞台彰显中国气派、中国风范。大力推动“走出去”,“北京文学走出去”举办文学活动140余场,辐射49个国家和地区,41部作品和4辑 《北京文学》翻译成13种语言输出海外,北京文学作品入藏20余家国际知名图书馆,在多国知名学府和相关机构开展 “世界阅读北京”文学沙龙,举办3届北京国际文学院院长创新交流会,组织北京优秀作家赴英国、德国、法国、土耳其等国家开展文学交流。加大“请进来”力度,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北京影偶艺术周等品牌活动引进22个国家的90部作品,在老舍剧场举办北京国际高清舞台艺术影像周、世界灯光师大会、俄罗斯当代青年美术展、荷兰钢琴家独奏音乐会等10余项活动。加大融合力度开展“后冬奥”衍生IP《我的名字叫啊吨》舞台剧、童话《星鱼》影偶剧等跨国创作合作,国际合作创作成为首都独特风景。
新时代是充满变革与发展的时代,是富于创新与活力的时代,也是代表无限希望与可能的时代。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引下,文艺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北京市文联第十次代表大会召开之际,北京市文联将继续高举旗帜,凝心聚力,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首都文艺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主动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铸就新时代首都文艺高峰,为首都文化中心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