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副刊·美术
<上一版
出生于北京的赵无极何以成为名垂青史的大画家?
毋容置疑,赵无极的生活和艺术跨越了两种文化。我们将整个视角放置于时代语境下,就会发现赵无极在艺术史上名垂青史是必然的。1 从小深受中国传统美术教育滋养 赵无极1920年出生于北京,祖父为他起名为“无极”,如此富有道家哲学意味的名字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对他的未来有所预示。在这个动荡的时期,中国社会充斥着传统旧有的力量和外来的新思想、新能量。 赵无极出生后没多久,全家搬去了上海附近的南通,当时南通是一个拥有许多西方风格设施和机构的 “现代城市”,是20世纪头几十年中国无数力量争夺的城市之一。1934年,赵无极一家又搬到了中国最现代化、最国际化的城市上海,在那里,他们搬进了位于国际移民区的一个现代新家。这种新旧文化的交替冲击为赵无极在创作上能够成功融合中西奠定了基础。 赵无极从6岁起就开始跟随祖父学习书法绘画,启蒙教育的成功让他很早就将艺术当成事业发展的方向。1935年,15岁的赵无极进入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现中国美术学院)学习,并从上海搬到了学校附近居住。 此时赴法留学回归的林风眠作为该学校的校长,将新的思想和眼界带给这所学校的学生们,杭州艺专因而成为当时中国最进步的美术学校之一。学校中林风眠和吴大羽等一众留学归国人士都曾在巴黎学习绘画,并通过他们的作品试图调和中西艺术的元素。在他们的影响下,赵无极对西方绘画十分感兴趣。促使赵无极早期绘画倾向西方的原因不仅仅是老师们的影响,在学校时也因不喜欢临摹古画而发生了一系列如“赵无极画石”之类的逸事。赵无极不愿意接受传统中国画的观念,他认为中国绘画从16世纪起就开始在重复和临摹间停滞不前。几个世纪以来,中国画家临摹老画家的作品,却没有做出自己的贡献。 1937年至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改变了许多中国人的生活。随着日本对华侵略的加剧,民众被迫开始了大规模的逃亡迁徙,甚至国民政府也被迫迁往重庆,战时重庆一时成为新的文化中心。艺术学院的师生也搬到了重庆,赵无极与学校师生一起在重庆度过了战争年代。此时,在重庆活跃着大批艺术家,甚至在1942年举办了第三届全国美术展览会。各类个展、联展也屡见不鲜,使重庆成为美术界的大后方。这种艺术氛围和意识氛围也为赵无极之后重新认识中国以及中国美学打下了基础。2 在西方美术界如鱼得水 战争结束后,中国通向世界的大门重新被打开,赵无极将目光投向了老师们曾学习的地方——法国。优渥的家境条件和被开阔的思想眼界使他拥有可以远赴他国学习的勇气和底气。1948年,赵无极带着妻子一同前往法国巴黎,开始了他真正的艺术职业生涯。 19世纪末期,法国进入了现代化进程,从中诞生的前卫的自由思想滋养文化艺术的迅速发展——各国艺术家汇集于此处,各种艺术形态、主义不断涌现。赵无极在这里如鱼得水,很快,他就与包括艺术家、知识分子和经销商在内的许多有影响力的圈子建立了联系。毕加索对他非常亲切,米罗、马蒂斯也对他十分友好,并与马蒂斯儿子开的画廊有着很好的合作。与这些大师们的交往不仅仅对赵无极的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也让一些画廊主看到了他——克兹画廊主为他举办了在法国的首次个展。在这次展览中赵无极获得了伯纳德·多里瓦等人的赞赏和认可。多里瓦是一位法国国立现代美术馆馆长,他对赵无极的作品情有独钟,多次为赵无极写序背书,推荐他的画册出版。除了多里瓦的帮助,赵无极还得到了出版商罗伯特·高德的发掘和支持。高德为赵无极出版了版画画册,并将他引荐给了亨利·米修等艺术圈内的重量级人物。米修又将他推荐给巴黎顶尖画廊主皮耶勒伯。1951年勒伯画廊为赵无极举办展览之后便开始代理赵无极作品,將这位年轻的中国艺术家摆在了西方现代大师的同列,并将他的作品带到了美国华盛顿、芝加哥、纽约,为赵无极打开了美国市场。 此时的工业化进程改变了阶层的划分,新兴的富裕阶层迫切需要享受奢侈,以彰显财富和地位。美国在当时作为新兴的移民国家其本土的艺术品存量难以满足其需求,美国画廊主们开始着眼于西欧和东亚的艺术品。而赵无极刚好就符合这两个地理要求,他是在西欧绘画的东亚艺术家。在这种状态下,赵无极的作品迅速打开美国艺术市场的大门。 随着中国与西方开始有了大量的文化交流后,艺术市场的逐渐开放和不断发展,中国的艺术作品逐渐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认可。赵无极的作品在市场上逐渐走俏,成为收藏家们追逐的热门藏品,也成为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为世界艺术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3 中西融通自成一体 1954年,赵无极转向抽象绘画的第一件作品,取名为《风》:彤云层叠间,他将以往画作中善用的“甲骨文符号”,在渐劲的朔风中飞腾至青云。 这是赵无极创作风格的重要转折点。赵无极以一阵“疾风”,彻底摆脱了“小克利”的称号。1950年代初期,他受到保罗·克利(PaulKlee,1879-1940)抽象绘画的影响。1954年左右,他从中国青铜器铭文中获得灵感,以想象的甲骨文符号作为构成元素,在画面中创造形态、营造空间。现在,赵无极画面中的具象符号变成了形体,背景成为了空间。 但也因为画风的转变,让赵无极与此前合作的勒布画廊 (GaleriePierreLoeb)意见分歧,最终解除合作。1958年以后,赵无极的作品都不再有标题,只是在画作上标注完成时间。他在描绘风、虚无、光的亮度或纯净时,不是对自然的照搬,而是将这些形态并列组合,他在画一种没有山没有水,没有石没有树的风景。而晚年那张《18.03.2008》里的风,又回到了柔板,犹如宋画《柳下双牛图》里的那阵风在场。赵无极用中国的毛笔勾画如钩的柳丝,勾得轻舞飞扬,婀娜多姿。 1983年9月、10月,赵无极受文化部和中国美术家协会邀请,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和他的母校(时为浙江美术学院)举办了两场个展。这是自1948年赵无极旅法后,首次回大陆举办的画展。他非常重视,以最高的国际展览规格对待:拿出的27幅油画,10幅水墨作品,涵盖他艺术创作的各个时期;其中不乏鸿篇巨制,两米以上的大型油画作品有十多幅。赵先生希望通过这次展览,努力让国人打开西方视野,改变当时国内艺术创作中“苏派”画风一边倒的局面,真正了解现代艺术的面貌。 10月,移至母校的巡展引起师生们的热烈反响。据当年的统计,全部参观者约6000余人次,这在美院平时展览中是人数颇多的一次,而且外来的观众也较多。同时,“参观者观后反映,赞赏意见居多。” 为纪念中法建交60周年,前不久,“大道无极——赵无极百年回顾特展”第三次学术研讨会:“两个传统、两个世纪——世界艺术史中的赵无极”在中国美术学院举办。中国、法国等国内外专家学者,从艺术史、艺术世界、文化交流、文明互鉴等不同视角,共同探讨赵无极的艺术在世界艺术史中的独特意义,呈现赵无极在东西文明互鉴、中法文化交流中的独特影响。此前举办的“大道无极”的特展,汇聚了赵无极一生的重要油画、水墨、水彩、版画、瓷绘作品和相关文献共计230件,其中油画作品129件。 赵无极的一生都处在东西方社会的快速变革中。在中国,他经历过旧的封建与新的思维的碰撞,学习到了中国传统艺术也入门了西方现代艺术;在法国,他经历了法国革命和工业革命的余温,体会到了资本主义初期发展的红利,快速融入西方艺术圈层,成为新阶级的文化消费对象。而作为一位一直处在思想洪流中的艺术家,这是他的财富,也是他必然成功的理由。
20240327
网页版阅读
FLASH阅读
20240228
20240130
20231226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