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艺20250117期 第版:

当前位置:北京文艺2023年11月13日期 第06版:信息

理性与感性如何同甘共苦

杨庆祥随笔集《一种模仿的精神生活》研讨会举办

本报讯 由北京市文联、北京师范大学主办,北京作家协会、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和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承办的“文学京彩季——北京作家2023精品研推工程第二期”近日在北京市文联举行。本次会议主要以杨庆祥作品《一种模仿的精神生活》为研讨对象,邀请了学者、评论家、作家20余位参会。
  市文联一级巡视员田鹏出席活动并致辞。乔叶、韩敬群、岳雯、季亚娅、文珍等作家、学者与会研讨。本次会议由北京作协副秘书长王虓主持,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张莉任学术主持。
  杨庆祥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也是著名文学评论家、诗人、作家,曾获冯牧文学奖、茅盾文学新人奖、鲁迅文学奖等。《一种模仿的精神生活》是杨庆祥最新的文学随笔集。全书由 “共饮的花园”“好些时间在荒原里”“走进人间的烟火”三个篇章组成。讲述了他在国内外旅行的所见所闻,文中既有异国他乡的风土人情,又有令人难以忘怀的自然之美。余华认为,这本书向我们展示了理性与感性是如何同甘共苦的。
  田鹏表示,研讨杨庆祥这部作品很有意义,文学创作和文学评论是双向驱动的关系,要发挥评论对文学创作的驱动作用。写评论要从评论一部作品慢慢到评论一个作家的创作风格、创作特点,甚至更深地抵达创作规律的层面,从这个层面做深入研究,对一部作品提出看法。通过多维度对作品,以及作家创作的解读,使评论和研讨更好、更全面、更深入地对作家创作提供指导性意见,更好地推动创作的开展。
  与会者认为,杨庆祥书里关注的是当代人。他是一个时代精神生活非常敏锐的观察者,也是一个时代精神非常锐利的批判者。同时,杨庆祥对生活在底层的大众有深切的同情,是一个共情者。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所思考的问题对于广大当代青年具有鲜明的标志性指向。杨庆祥在创作和评论中呈现出来的感受和思考都具有很强烈的时代情绪和时代气息。在他的笔触中,随时能看到情与理在如何兼容。他既有作为作家的突出的创作才华,作为评论家他也有敏锐的发现别人才华的才华。 (北京作协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