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艺20240515期 第版:
精彩内容

中外嘉宾畅谈以文化人:文艺价值与社会生活

(上接1版) 蒙曼以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生活”为题演讲,她希望传统文化中的生活情趣、审美品位、人生情义和生命意义能够走进当代生活,创造性地调度资源,制造成产品,打造成旅游线路、画成画儿、唱成歌、做成美食,一点点地回应眼耳鼻舌身意的需求,再根据需求不断调整创新。 15日下午的圆桌对话环节,分别围绕 “中国文学与世界对话”“文艺精品与中国叙事”“文艺精品与媒介传播”展开三场对话交流。涵盖文艺创作生产全链条,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也有深入的理论探讨。各位嘉宾对推动新时代中国文学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国文学与世界对话,提出了真知灼见和实践路径;对文艺作品的中国叙事、如何用文艺作品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进行了精彩分享和详细阐述;对文艺精品的评判标准、创作经验、传播渠道等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了前沿观点,为进一步推动新时代新征程文艺繁荣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第一场圆桌对话由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主持。北京语言大学教授、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梁晓声,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北京作协副主席、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刘庆邦,西安外国语大学俄语教授、俄语语言与文化中心主任杜布阔娃·奥莉卡,荷兰翻译家施露,共同探讨新时代的中国文学如何更好反映当下,助力中国文学与世界对话。 施战军表示,文学作为一种世界性的语言,具有跨文化传播的艺术魅力和艺术力量。多角度呈现中国现代化图景,是现在文学创作非常重要的使命。中国文学如何体现全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今天要思考的重要内容,期盼更多优秀的中国文学作品,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在新的时代书写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新的辉煌。 梁晓声结合自身创作经历和阅读思考谈到,长篇小说因作家所处时代认知的局限性,在追求精品创作过程中压力较大,多被理解、包容和原谅,作家的创作才会更加从容。作家对于文学的理念、情感维度理解得更多更全面,有助于更好地进行写作。中国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没有被推广出去十分遗憾,希望中国文学能更多被翻译出去,让这些好的文学作品被世界所看到。 莫言从文学和时代的关系以及中国文学走向世界谈了两点思考:好的文学作品是跨越时空的,不受地域和时间限制的。作家的创作关注当下,但又要不受当下束缚。好的文学作品要有共同的价值观,这种共同价值观是人性,这是一切文学的基座。时时刻刻通过讲述故事,把人物的内心深处最微妙的那一部分表现出来,是作家一辈子都要努力为之奋斗的方向。 刘庆邦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新的创作思考,并表示,只有通过阅读才能实现文本价值。如果写了小说没人看,价值就不能实现。写作虽然不是对着哪个层次的读者写的,但是心里要有读者,要尊重读者,读者越多越好。除了中国的读者,还希望外国的读者读到我们的作品。 杜布阔娃·奥莉卡表示,作家写作一方面是写人,这个写人是描写过去的人,让读者与过去的人对话。另一个方面是描写要有现代主义特色,让未来的人可以读到我们现在的故事。我们要努力推动优秀文学作品放大,让全世界读者都读到这些精彩的作品。 施露结合自己的翻译经历谈到,中国文学具有多样性、多元性的特点,但可惜的是,受多种因素影响,荷兰读者对中国文学作品并不是很熟悉。怎么助力中国文学走出去,我想除了翻译以外,还要有版权经纪人和外国出版社热情推荐和资金支持等。最近十年,我看到中国出版业越来越专业,图书目录和制作越来越好,希望通过多方努力,让中国文学走出去,让世界上更多人感受到中国文化和悠久的历史。 第二场圆桌对话由北京市文联主席陈平主持。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许江,北京戏剧家协会主席、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冯远征,著名音乐剧制作人李盾,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北京舞蹈学院院长许锐,结合各自艺术门类特点和具体创作,共同探讨了如何用文艺作品讲好中国故事,中国叙事怎样处理中与外、大与小、情与理的关系。 陈平表示,写好新时代中国故事,应该处理好三对关系:一是中和外的关系,既要打动国内观众,又要赢得海外市场;二是大和小的关系,既要着眼于国家层面的大形势、社会层面的大变革,又要以小人物书写大时代;三是情与理的关系,既要以情动人、打动人心,又要不止于情,留有哲思,聚焦关系人类命运的共同课题。 许江结合美术创作谈了三点思考:一是中国精神不仅活在传统中,更活在日常生活中。二是中国精神不仅活在可见的现象中,更活在不可见的深处。三是中国精神不仅活在一己的感受中,更活在共同的集体经验和历史情怀中。 冯远征表示,北京人艺成立71年以来,一直探索艺术风格和艺术手段的中国化、民族化。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做好中国叙事,既要继续吸收艺术瑰宝,也要与时俱进,和现实结合得更紧密。一部好作品的诞生需要我们沉下心,讲好身边的故事,折射到北京乃至整个中国,反映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紧扣时代脉搏、弘扬时代精神。 李盾表示,所有的艺术都是相通的,音乐、戏剧、诗歌都是,它们被人们创造出来的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去探索生命的含义。音乐剧是现场娱乐的终极表现形式,用音乐剧这种世界性形式讲好中国故事,这是我一直在努力追寻的。 许锐表示,富有文化审美内涵的舞蹈身体语言,本身就是无比生动的中国叙事。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包含两个路径,一是直接选择新时代的现实题材,表现今天的生活和时代;另一个是在文艺创作当中,让不同的题材都产生新时代的意义,和今天形成某种连接,与当下时代共鸣,与观众共情。 第三场圆桌对话由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尹鸿主持。北京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爱奇艺首席执行官龚宇,北京歌华影视股份有限公司艺术总监、国家一级导演张永新,中国影协副主席、北京影协副主席、著名演员吴京,著名编剧何冀平,分别从自身影视创作经验出发,围绕何为文艺精品,精品与时代、人民、传统文化的关系展开对话。 尹鸿表示,近年来有很多非常优秀的影视作品,过去是怎么把故事讲好,今天大家的共识是怎么把人写好。在尊重市场的同时,尊重艺术家的创造力、把握艺术规律,从平台传播到创作,从创作再到传播,形成了良性循环。看起来不约而同,实际是时代推动着向这个方向发展。不再局限于第一传播渠道,还带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将是影视发展的重要方向。 龚宇表示,网络视听行业聚焦精品生产,逐渐形成相关共识:发挥各自所长,生产多元化内容;接纳年轻创作团队,创作者逐渐找到自己的定位和观众;现实题材精品引发观众共鸣与思考;表现普通人柴米油盐、喜怒哀乐的剧集成“新宠”;品质短剧被更多人所喜爱;观众更加成熟理性,对演员的评价回到演技本身。 张永新表示,主创人员应该清楚知道年轻观众是怎么想的,影视剧创作要从丰富的文化资源中找选题,从革命历史中找素材,从新时代生活中找内容,无论什么题材的作品,都要以现实主义创作为原则,靠一个一个鲜活的人物来支撑整个叙事。 吴京结合自己的表演和创作经历谈到,一部电影要成为精品,是一项系统工程,创作者要有吃苦耐劳、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在这项工程创作中,对于无法把握的部分,创作者要有敏锐和动态的眼光,不断为创作注入新活力;对于可以把握的部分,要精益求精,打磨得更加完美。 何冀平表示,一个作品要成为精品,故事和人物很重要,要反映人文精神,给予角色价值尊严,反映的道理有共通性,这种价值才有生命力。编剧的两个守则是责任感和个人修养,每部作品都有责任的动力,用赤诚写出作品、满含真情,作品才可能引发观众共鸣。写不写得了是技巧,写不写得好,是心。 论坛期间还进行了成果发布和项目签约,《中国广播电视全媒体发展报告(2023)》、中国播音主持“金声奖”形象推介两个项目进行了发布,“LED虚拟拍摄应用技术研究联合实验室”项目现场签约。另有两个场外发布项目和3个项目签约,分别是国家广电总局的“艺术院团2023至2024年度剧目”、北京市文联组织编写的 《2022北京文艺发展报告》发布,“青年文化大数据总部基地暨青春元宇宙之家建设项目”、“十月·昆明书院”公共文学艺术空间运营项目、电视剧《向水而生》签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