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京文艺2023年09月18日期 第07版:基层文联
“乡村振兴·文学同行”走进房山捐赠灾民
本报讯(通讯员 徐成凤)近日,来自北京各区的30余名文学志愿者齐聚房山区张坊镇,举办“乡村振兴·文学同行”文学志愿者郊区行活动。
此次文学志愿服务活动,由中国作家协会、北京作家协会指导,北京乡村文化保护与发展志愿者协会主办,房山区作家协会承办。
文学志愿者们首先走进张坊镇胜天渠纪念馆,了解开凿水渠的时代背景和奋斗故事。在闻名京郊的“柿都小镇”大峪沟村朱家大街,回乡农业专家朱启酒教授介绍了朱家的来历和柿子树的故事。
在博士小院,朱教授阐述了创建“博士小院”的理念:回乡、在乡、创业——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练,教会农民干,帮助农民赚,展现了由专家带头,村民参与,逐步转变观念,形成创业风潮,实现良性循环的乡村振兴模式。据了解,该小院由回乡农业专家朱启臻、朱启酒创办于2019年,占地面积60余亩,是一家集磨盘柿文化挖掘、有机蔬菜种植、精品民宿、特色美食推广、自然教育活动、农业科普研学于一体的农业综合体,是国家级标准化美丽乡村。活动期间,文学志愿者们还奉献爱心,向遭受“7.31”暴雨灾害的大峪沟村村民捐赠了物资。
此次文学志愿服务活动,由中国作家协会、北京作家协会指导,北京乡村文化保护与发展志愿者协会主办,房山区作家协会承办。
文学志愿者们首先走进张坊镇胜天渠纪念馆,了解开凿水渠的时代背景和奋斗故事。在闻名京郊的“柿都小镇”大峪沟村朱家大街,回乡农业专家朱启酒教授介绍了朱家的来历和柿子树的故事。
在博士小院,朱教授阐述了创建“博士小院”的理念:回乡、在乡、创业——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练,教会农民干,帮助农民赚,展现了由专家带头,村民参与,逐步转变观念,形成创业风潮,实现良性循环的乡村振兴模式。据了解,该小院由回乡农业专家朱启臻、朱启酒创办于2019年,占地面积60余亩,是一家集磨盘柿文化挖掘、有机蔬菜种植、精品民宿、特色美食推广、自然教育活动、农业科普研学于一体的农业综合体,是国家级标准化美丽乡村。活动期间,文学志愿者们还奉献爱心,向遭受“7.31”暴雨灾害的大峪沟村村民捐赠了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