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艺20240515期 第版:
精彩内容

从《千里江山图》到《只此青绿》

■ 张雅宁 弓佩茹 周莉亚:中国东方演艺集团青年编导,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系,代表作有 《只此青绿》《永不消逝的电波》《沙湾往事》《花木兰》等。曾多次获“文华导演奖”、“文华大奖”、中国舞蹈“荷花奖”、“五个一工程”奖等。 韩真:中国东方演艺集团编导,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系。代表作有 《中国妈妈》《复兴之路》《粉墨春秋》《沙湾往事》《杜甫》《永不消逝的电波》《只此青绿》等。曾多次获“文华大奖”、中国舞蹈“荷花奖”、“五个一工程奖”等。 自 《杜甫》《沙湾往事》《永不消逝的电波》掀起“热潮”后,周莉亚、韩真这两位舞蹈编导界的“双子星”,以舞绘的形式将《千里江山图》搬上舞台,创作出火爆出圈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笔者近日采访了《只此青绿》的两位编导,请她们讲述这部舞蹈诗剧的创作故事。 问:为什么会选择王希孟的 《千里江山图》这幅作品来进行舞蹈诗剧的创作?是如何将传统题材与现代编创手法进行结合的? 韩真:《千里江山图》这幅画具有极高的观赏性。从审美角度来讲,这幅画美轮美奂,极具视觉冲击力。我第一次见到这幅画是在 2017年的画展上,当时是抱着纯粹的赏画的心态,并没有“我要根据这个伟大的作品创作一个作品”的想法,所以完全沉浸在这幅画作所带来的极致美当中。我被千年不褪的色彩所震撼。那种来自美的、历史的积淀令我印象深刻,波澜壮阔的气势扑面而来。几年以后有了一个创作的契机,我在寻找灵感的过程中受到中国十大名画的启发,继而选择以《千里江山图》这幅画为创作对象。这样一幅内容丰富的作品,足以承载一个舞剧的体量。综合以上原因,最终选择了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 周莉亚:在创作《只此青绿》时,我们永远无法跳开自己的时代,创作是与历史的对话,从而产生一个新的生命体。所有的创作都具有非常强烈的客观性和主观性,客观性是历史留给我们的,主观性是创作者身处的时代和个人的世界观。所以我是用现代的创作理念和感受来创作一个和传统题材对话的新的生命体。我认为作品是一个导演的自画像,可以从作品中感受到导演的性格和创作时的心态和追求。有些作品可能并不那么完美,但是创作者纯粹的艺术追求会给予我内心强大的冲击力,以至于我会忘掉它的形式。 问:你们是如何通过动作、表情、服装、形态等使之契合《千里江山图》的美学韵味的? 周莉亚:“青绿”中的发髻、袖子、裙摆都是取自《千里江山图》,当“青绿”的手藏在袖子里涌动的时候,她既是山石的流动,也是水纹的流动。“青绿”是作品中最写意的一个角色,她的整个流线感都取自画作,但从形态上她又是最不像宋代的角色。其他的人物角色我们做得都非常考究,比如宋代女官的珍珠妆,翰林画院的男子等都比较写实。“青绿”这个角色是《千里江山图》中青绿色形象的写意表达,没有赋予她太多宋制服饰的约束。同时,为了契合作品的气质,也没有太多的面部表情。我认为 《千里江山图》传达出一种自由感和疏离感,这是独属于它的气质。“青绿”这个角色的塑造也受到宋徽宗瘦金体的影响很大,纤细的外形下隐藏着内在的韧劲。 韩真:当演员们站在我的面前,我想象他们是山峰。山要有棱有角,所以生成了很多抑扬顿挫的动作,想象成是山石峭壁的边缘,体现山的棱角的错落感。当演员们慢慢下腰时,展现了世间万物沧海桑田、斗转星移的力量,是一种强大的生命力,呈现了生命的威严与不朽。 “青绿”舞段编排细节有很多,比如在创作的时候,我们积累了风格性的肢体语言,又以诗意的名字命名,体现了对创作的审美认知。“险峰”“落云”“独步”“望月”“静待”“垂思”等,这些文字背后实际上是我们对中国古典文化的思索。所以演员在传递动作审美的同时,也是在传递古典气韵以及文学的属性,这些动作具有开阔的想象力,我希望肢体语言具有这样一种表达的功能。 问:有专家将《只此青绿》称之为“复调的叙事方式”,你们是如何通过叠化空间叙事和情感逻辑实现对该剧的艺术创造的? 周莉亚:《只此青绿》采用了平行空间的叙事方式,通过不同空间的展开,彰显画作的历史人文意义。在《只此青绿》中切分为展卷人的时空、桌前作画的希孟、“青绿”的空间、“共享”的空间四层空间,但是每层空间又包含着现实空间与心理空间的维度。《只此青绿》用这幅画连接起不同的时空,也连接起我们所有人。《只此青绿》通过一层一层的空间进入,但是每一个空间不会交织,在平行空间中感受历史,更感受当下。 问:你们在创作“青绿”动作时,是先有服装还是先有动作? 韩真:每段创作过程,动作和服装诞生的顺序不一样。比如“唱丝”篇章是先有对服装的想象,而后有了舞段设计。关于“青绿”的动作和服装的设计,我们是先把“唱丝”服装叠搭了一下,当“唱丝”的长袖子放下来的那一刻,突然间发现双袖隆起很像山峦的走向。当有了这个设定,一下就找到了服装的走向,所以服装和动作是相辅相成诞生的,并没有一定之规。就像不一定先有音乐再有想法、再有舞蹈,这几者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互交织的,一切皆有可能,创作的规律没有绝对。 问:有人将《只此青绿》称之为“沉浸式的观剧”,为了使作品具备更强的感染力,你们做了哪些尝试? 周莉亚:从《永不消逝的电波》开始,我们尝试取消分幕的形式,注重作品的整体性和延续性。我认为无论是对于创作者、表演者还是观演者,都需要营造一种氛围感和代入感,我们都说剧场是造梦的地方,当剧场中的各个角色都沉浸其中,作品的生命力和感染力就会更强大。 问:讲好中国故事是对文艺工作者的要求。《只此青绿》在这方面具有怎样的价值? 韩真:我曾这样告诉我们的演员:当站在台上时,你们传递和所表达的山水意境、壮丽山河,都是由文化联想出来的,你们眼中看到山河的同时你们也是山河。所以,你们的表达不需要取悦任何人,情绪状态应该是悠远的、冷静的、高贵的。观众并不因演员传达出的冷峻的感觉,不跟他们产生交流而缺失对作品的喜爱。艺术创作应该服务于表达,而不是献媚于观众。当传递的故事、情感和世界是真挚的、有情有义的,即便状态是疏离的、冷峻的,观众依然会用最滚烫的那颗心去对待。艺术作品应该有自己的骨气和格调,但不应该高高在上。我觉得叙事太多会占据对于《千里江山图》美的表达空间。因为一旦故事脉络搭建起来,就要用大量的篇幅去叙事,对于美的传达就必定要缩减,这不是作品的目的。如果跳得更热闹一点,观众现场可能更开心,但那不是我们整个创作组心目中对宋文化氛围的诠释。在这二者之间作权衡时,还是要忠于美,忠于自己想要给观众构建的那个世界。一开始观众是默默地看、静静地看,到最后会互动起来,许多观众走出剧场后还会默默思考良久,这种状态不也很好吗? 周莉亚:我们80后的这代导演,要做到的不仅是艺术创作,还要担负起推动中国舞蹈发展的责任。我们既要对话观众,也应引领观众。只有让更多的观众愿意走进剧场,才能够激发舞剧市场的活力。舞蹈创作首先要向外感受,不能闭门造车,要和更多的艺术门类去对话,只有走出去,才能把视野打开。其次要向内走,当我们拿到一个题材或者一个元素的时候,要去考究这个元素的由来以及背后的文化。只有深耕才能找到方向,而不只是拿着元素进行动作的编创。时代是变化的,正如我们欣赏宋代画作时,应追溯到唐代甚至更远,才能了解为什么发展至宋代会产生《千里江山图》。向外是要要打开广度,向内是要纵向深耕,期望中国舞蹈界能够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优秀作品。 选编自《首都舞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