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艺20240515期 第版:
精彩内容

为北京中轴线保护和传承建言献策

本报讯 6月7日,由北京市文联主办、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承办的 “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创新”专题研讨会在京举办。与会专家深入分析中轴线历史文化内涵,梳理中轴线沿线历史遗存、文化遗产,探讨如何通过多样化的利用手段和传播方式,助力中轴线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推动古都文化建设和北京文化发展。 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马丛峰出席会议。会议由北京评协驻会副主席、秘书长赖洪波主持。北京中轴线保护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梅松,北京史研究会名誉会长李建平,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院长、北京学研究基地主任张宝秀,西城区文化顾问、原西城区文旅局局长许立仁,北京老字号协会会长陈文,北京评协副主席、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岳永逸,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基地副主任、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张勃,北京评协理事、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赵晖,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副院长、教授杨越明,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常书红,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副所长黄仲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郭璐参加会议。北京中轴线文化体现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李建平谈到,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时发现,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包容性、统一性的特性同样也是北京中轴线的文化特点。整个中轴线呈现的左祖右社、前朝后市的布局,又体现了其统一性、多元一体的特点。 “保护遗产、传承文脉是为了服务发展,北京中轴线是北京城都市的空间之轴、国家的政治之轴、民族的文化之轴。”结合中轴线的文脉传承,张宝秀说道。 张勃认为,中轴线在今天依然存在,仍然延续了自元大都时候的都城规划建设基准线的性质,继续在今天北京城市规划中发挥统领作用,同时传承着中华文脉。从更广阔的视角看待北京中轴线 郭璐从建筑学的视角探讨中国的轴线与国外的轴线的区别。中国的轴线一个很大的特点是在空间上与自然相融合,这是中国历史上都城轴线的一个非常悠久的传统。从时间上看,轴线文化历史悠久,到今天依然是生生不息的实体。 陈文结合自身对于老字号的理解和认识,来思考中轴线的文化内涵。从历史层面来看,老字号的诞生发展一直伴随着北京中轴线的发展演变,北京140家老字号都在中轴线的两侧,“城”与“市”有着密切关系。中轴线研究的主要是“城”,老字号就是“市”,研究“城”也应该研究“市”。中轴线文化应有烟火气 天桥是中轴线的重要地标。许立仁从天桥的改造历程谈起,指出天桥是民俗文化的摇篮,曾经是最具烟火气的平民乐园,是曲艺、杂技等各种表演艺术的聚集地。他建议利用天桥目前的空间,再现天桥当年盛景,体现中轴线两侧的重要文化现象,实现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 岳永逸强调,在北京中轴线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中,除了有建筑,更应该有“人”,不仅仅是专家呼吁、政府引导,更应该引导民众都参与进来。 常书红表示,北京有着多元文化融合的元素,例如老字号、北京话等等,在呈现市井百态和烟火气时可以将这些元素有效结合起来。如何向国际社会讲好北京中轴线的故事 “中轴线能否在联合国占有一席之位,最核心的是能不能讲好中国人精神的故事。围绕这一条中轴线讲好中国人文化精神、市井精神、商道精神的故事,这是特别核心的关键。”赵晖表示。 就如何向国际社会讲好中轴线保护的故事,杨越明从社会、经济、环境3个角度进行了细致分析。要在中轴线保护传承过程中,体现出社会的包容度,更大程度激活公众的参与度。要激发当地高质量的旅游经济,利用文化资源创造性地完成创意经济的增值。要在遗产地发展中体现绿色、低碳理念,平衡环境承载压力与遗产地发展动力的关系,平衡生物多样性和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关系。 黄仲山认为,中轴线申遗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城市发展实践价值、经济价值、民生价值。应该看到,中轴线申遗不是财政的无底洞,恰恰是以后北京发展文旅的一个聚宝盆。 梅松介绍了北京中轴线保护基金会相关情况,他指出,北京中轴线申遗已进入关键时期,通过专家了解北京中轴线、了解全社会的共识,是当前非常重要的工作。 马丛峰指出,作为北京市委领导下的首都文艺界的群团组织,服务首都文化建设大局、助力北京中轴线申遗、推动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创新,是北京市文联的一项重要工作。市文联理论评论工作应放眼北京市的大文化建设,团结引导广大理论评论家充分发挥智囊团作用,为北京市委市政府文化建设方面的决策提供理论参考。 接下来,市文联将认真吸收此次研讨会的理论成果,组织引导广大文艺家深入挖掘北京中轴线的历史文化内涵,提升主题文艺创作的文化底蕴和艺术品质,用文艺之笔描绘中轴线的壮美画面、展现古都北京的魅力与风采,为古都文化建设奉献更多精品力作。(北京评协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