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艺20240515期 第版:
精彩内容

专家聚焦杂技剧的创新与发展

本报讯 由北京市文联、中国杂技家协会主办,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北京杂协承办的“杂技剧的创新与发展”专家研讨会近日在京举办。与会专家围绕“技承时代 艺铸辉煌——北京地区优秀杂技剧目展演”,重点针对《魔趣恒声》《梦想之旅》《开天辟地之斗水》《呼叫4921》4部优秀杂技剧进行研讨,细致梳理总结近年来原创杂技剧创作情况,深入分析杂技剧的艺术特色、叙事策略、技术突破,探索杂技与戏剧等其他艺术形式融合创新的发展路径及发展趋势,推动创作更多高质量的杂技剧作品。 市文联一级巡视员刚杰,中国杂协副主席邓宝金、安宁、俞亦纲,市文联副主席、北京杂协主席张红,市文联原副主席、北京杂协原主席李恩杰等领导和全国9省市杂技界嘉宾、行业专家、评论家30余人参会。会议由北京杂协秘书长于振浩主持。 中国杂技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驰,北京杂技团有限公司团长杨敬荣,中国铁路文工团有限公司曲艺杂技团副团长韩涛,北京评协副主席徐秋,北京市文联签约评论家、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研究员金浩,北京市社科院文化所副所长、副研究员景俊美,北京市文艺研究与网络文艺发展中心副主任柴莹等专家发言。杂技剧要处理好传统与当代的关系 谈及创新,张红认为,创新的底层逻辑实际上就是满足受众群体的需求,促进行业的发展。尽管此次展演的4部剧目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但至少在从作品意识向人的意识的转化上,已经走出了很大的一步。 徐秋以杂技剧《开天辟地之斗水》为切口进行探讨。她认为,该剧主题具有超越性,赞颂了人的感情,但在形式上较为抽象。杂技剧可以更具象一些,让普通观众更容易看懂。 金浩认为,目前杂技剧处在“剧艺结合”的阶段,面临着如何处理传统与当代关系的问题。杂技不能脱离其本体规律进行创新,它应该打破传统,同时保留自身的精髓,注重技术的同时带着情感,这样才能打动观众。杂技剧是否会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于杂技剧中技巧与剧情的关系问题,俞亦纲指出,近几年来有些杂技剧出现“两张皮”的现象,要让技巧满足剧情的发展,这是杂技剧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从《天鹅湖》到《战上海》,杂技剧从出现到发展经历了很长的过程。虽然杂技剧的诞生对杂技艺术发展有着重大意义,但不能形成杂技剧成为杂技艺术表演的主流、其他杂技形式面临淘汰的趋势,创作者应同等对待。”李恩杰说道。 针对杂技剧“技”“剧”融合问题,柴莹表示,融合要在不破坏杂技本体的情况下进行。杂技剧应先是杂技才是剧,因此一定要凸显其本体。杂技剧创作要思考剧情如何迎合杂技的技巧,达到双向奔赴的效果是很有难度的,因此杂技剧编导的重要性就尤为突出。杂技技巧能否在杂技剧中有更多的体现,也是杂技剧创作者需要思考的。高立意、好演员,成就好作品 邓宝金表示,目前杂技剧讲故事的能力有限,剧中以杂技来体现故事情节的手段特别好。安宁也赞赏了杂技剧《呼叫4921》的深刻立意,他认为,在表演环节,中国杂技团演员团队的表演力、表现力、技术能力也十分优秀。景俊美认为,《呼叫4921》在技术难度、创新程度上展现了较高的水平,演员与角色特别贴合,做到了表演上的流畅自如,情绪饱满而有张力。 刚杰表示,希望无论是创作者还是评论家,都能够团结凝聚起来,发挥各自优势和特长,共同推动创作更多更好的杂技艺术作品,为杂技艺术事业发展贡献力量。(北京评协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