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京文艺2023年05月30日期 第06版:信息
女性作家的阅读与写作
本报讯 近日,文艺评论系列学术对谈活动 “坊间对话”第20期 “‘她在写作’:女性作家的阅读与写作”在天桥艺术中心举办。本次活动是中国人民大学第十六届文学节系列活动之一,由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合作举办。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党委副书记胡玲莉出席活动。北京评协驻会副主席、秘书长赖洪波主持活动。京艺苑视频号、新浪新闻等多个平台进行了同步直播。
本期“坊间对话”邀请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洁宇担任学术主持人,《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辑、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李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作家协会散文委员会副主任张莉,北京老舍文学院专业作家、北京作协副主席乔叶参与对谈。对谈嘉宾围绕女性作家的阅读与写作展开热烈交流,回顾和梳理了中国女性写作的发生发展过程,探讨女性视角阅读、女性文学写作的意义所在。
张洁宇认为,女性视角的自觉与获得,与女性的阅读和写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当我们能够自觉地以女性视角去看待世界,包括一些社会问题与现象时,就会有不同的看法。
张莉结合1898年至1925年中国现代女性写作的发生发展过程,对女性视角和女性阅读进行了探讨。她认为,当我们判断一个社会女性文学成就有多高的时候,即使没有出现萧红、丁玲、张爱玲等杰出的女作家,但当无数的无名写作者拿起笔书写女性生活的时候,我们今天的女性写作已经逐步取得了成就。
乔叶分享了自己30余年的写作经历,从散文到小说,从兴趣写作到自主写作,她通过大量阅读国内外经典文学作品拓宽自己的视野。她总结道:“我三十多年的写作是一个向内认知自我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向外认知世界的过程。”“我们说女性写作有局限性,那男性写作就没有局限性吗?当你打破局限以后,本身的立场也会成为一种优势”。
李舫则认为,女性写作不管以什么样的前提存在,只要被性别意识驾驭,就存在天然的弱势。她提到上世纪90年代关于“小女人散文”的讨论,认为“无论是大女人写作还是小女人写作,首先在宏观上是对女性写作的道德判断,而道德判断从未放在男性写作上”。李舫认为,只有完全强大到文学本身支撑一切的时候,才是真正的文学。真正的文学是突破性别意识,甚至突破时代意识,没有附加符号的。
现场交流环节中,观众踊跃提问,围绕如何看待ChatGPT对女性写作的影响、影视和综艺作品的女性剧本写作等问题,与嘉宾们进行了深入交流。
(北京评协 供稿)
本期“坊间对话”邀请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洁宇担任学术主持人,《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辑、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李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作家协会散文委员会副主任张莉,北京老舍文学院专业作家、北京作协副主席乔叶参与对谈。对谈嘉宾围绕女性作家的阅读与写作展开热烈交流,回顾和梳理了中国女性写作的发生发展过程,探讨女性视角阅读、女性文学写作的意义所在。
张洁宇认为,女性视角的自觉与获得,与女性的阅读和写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当我们能够自觉地以女性视角去看待世界,包括一些社会问题与现象时,就会有不同的看法。
张莉结合1898年至1925年中国现代女性写作的发生发展过程,对女性视角和女性阅读进行了探讨。她认为,当我们判断一个社会女性文学成就有多高的时候,即使没有出现萧红、丁玲、张爱玲等杰出的女作家,但当无数的无名写作者拿起笔书写女性生活的时候,我们今天的女性写作已经逐步取得了成就。
乔叶分享了自己30余年的写作经历,从散文到小说,从兴趣写作到自主写作,她通过大量阅读国内外经典文学作品拓宽自己的视野。她总结道:“我三十多年的写作是一个向内认知自我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向外认知世界的过程。”“我们说女性写作有局限性,那男性写作就没有局限性吗?当你打破局限以后,本身的立场也会成为一种优势”。
李舫则认为,女性写作不管以什么样的前提存在,只要被性别意识驾驭,就存在天然的弱势。她提到上世纪90年代关于“小女人散文”的讨论,认为“无论是大女人写作还是小女人写作,首先在宏观上是对女性写作的道德判断,而道德判断从未放在男性写作上”。李舫认为,只有完全强大到文学本身支撑一切的时候,才是真正的文学。真正的文学是突破性别意识,甚至突破时代意识,没有附加符号的。
现场交流环节中,观众踊跃提问,围绕如何看待ChatGPT对女性写作的影响、影视和综艺作品的女性剧本写作等问题,与嘉宾们进行了深入交流。
(北京评协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