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艺20250117期 第版:

当前位置:北京文艺2023年03月30日期 第06版:信息

于平等解读《中外舞蹈思想教程》

本报讯(记者 陈远)3月25日,由北京市文联主办,北京市文艺研究与网络文艺发展中心、北京舞蹈家协会承办的 “美学的思想 舞蹈的理论——畅谈《中外舞蹈思想教程》”活动在京举办。本次活动是北京市文联“艺苑沙龙”系列活动的第二场。
  《中外舞蹈思想教程》是在《中外舞蹈思想概论》基础上,经增删、修订、更名后,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全新出版。2022年,中国文联、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组织开展了第七届“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推优活动,《中外舞蹈思想教程》是本届获选为“中国文艺评论优秀作品”的5部著作之一。
  本期“艺苑沙龙”活动,邀请该书著者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名誉院长、北京市文联特约评论家于平对 《中外舞蹈思想教程》进行深度解读。同时邀请北京舞蹈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王欣担任学术主持,邀请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卿青共同解读。活动由市文艺研究与网络文艺发展中心副主任柴莹主持。“京艺苑”视频号、抖音、快手、爱奇艺、哔哩哔哩等平台对活动进行了直播。
  于平介绍道,本书特点一是梳理了有世界性影响的美学家的舞蹈思想,如符号论哲学的美学家苏珊·朗格,格式塔心理学的美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还有著名文化人类学家库尔特·萨克斯,著名图像心理学家恩斯特·贡布里希的舞蹈美学思想;二是系统梳理了苏联时期舞剧学理的探索与建构——从诺维尔、福金、扎哈洛夫直到斯洛尼姆斯基、舒米洛娃、万斯洛夫;三是比较系统地梳理了美国现代舞蹈思想家约翰·马丁和塞尔玛·珍妮·科恩的舞蹈美学思想;四是深度提取并把握了中国当代著名舞蹈编导李承祥、舒巧、肖苏华等的创作思想;五是通过梳理古代舞蹈史与民族舞蹈学研究的联通共洽,提出了中国古代舞蹈史学研究的方法论构想。
  卿青认为,《中外舞蹈思想教程》既是一部教程,又代表着舞蹈学科的知识体系构成,其中涉及到形态学、美学、民族学、心理学等多个方面。她认为,这本书的巨大贡献在于,始终抓住舞蹈本体这个核心,在一个大的美学视野里面,做着舞蹈学科与美学、哲学以及其它人文学科进行相互沟通的工作。
  王欣认为,《中外舞蹈思想教程》在阐释舞蹈美学中具有代表性的、专家的、舞蹈家的、创作者的思想观点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谈到舞蹈美学思想的“我思我见”,全书具有广、通、透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