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艺20250117期 第版:

当前位置:北京文艺2022年11月17日期 第07版:信息

北京文艺评论系列课程暨北京文艺评论写作训练营举办

(上接1版)
  《文艺报》总编辑梁鸿鹰以《对文艺评论实践的几点认识》为题,引用古今中外优秀批评家的经典观点,直面当前网络时代下文艺批评生态,深入分析了文艺评论面临的困境和问题,强调了文艺评论家应该运用的思维和应该警惕的思维。他指出,批评家不是法官,而是摆渡者;好的批评文章不是法官的法锤,而是医生的手术刀。他从审美感受、理性分析、文学史艺术史的眼光、社会关怀意识、艺术表达、作品解构、语言表达等方面,阐述了当前文艺评论家应该具备的能力。
  北京评协理事、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戴清讲授了《影视评论写作:分析方法、切入角度与选题开掘》。她以《觉醒年代》《革命者》《人世间》等近年来热点影视作品为例,生动解读了文艺评论论题的发现与确立,深入阐述了叙事影像分析、主题学和文化学分析、传播学和文化产业等主要研究范式,从史论分析、改编研究、类型研究、国别地域研究、文化研究等方面,向学员们讲授了影视评论具体的研究内容和分析思路。
  北京评协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教授王一川结合不同艺术门类批评实践,为学员们讲授了 《当前文艺批评的要素和批评写作》。他从艺术发现、社会关怀、艺史汇通、艺术公心、批评个性、融合使者6个方面,阐述了公众期待下文艺评论家应该具备的主体素养。课程讲授中,他也向初学评论写作的朋友,详细分享了感兴修辞批评的特点、步骤和阐释圈,并以电影《一秒钟》、话剧《活动变人形》为例进行了深入分析,为青年评论工作者提供了方向的指引和方法的指导。
  中国文联舞蹈艺术中心常务副主任、《舞蹈》杂志执行副主编张萍,以 《文本细读下的舞蹈批评》为题进行授课。她认为,当前评论界存在模式状、囫囵状、溢美状、复读状、感性状、互驳状等各种问题,文艺评论从低到高可以分为不知其然、知其然、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且确然四个层次。她以专业的舞蹈创作为例,说明文艺评论家要切入到作品内容本身,聚焦媒介系统、形式系统、结构系统,挖掘具有创作学意义的经典剧目,推出更多理论发现。
  培训期间,北京评协还组织学员赴国家大剧院观摩首届 “大戏看北京”展演季开幕大戏舞蹈诗剧《杨家岭的春天》,现场聆听了“崇德尚艺 笃行致远——首都文艺界职业道德巡回宣讲”首场报告会。
  结业式上,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蔡岩峣、北京开放大学艺术系教师于仰飞、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文化传播学院戏剧与影视学系副主任曹民、国家广电总局监管中心编辑崔一非等学员代表分享了学习体会。
(北京评协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