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艺20240423期 第版:
精彩内容

守正创新 独树一帜

◆本报记者 梅雁 在山东省聊城市有一座李呈修艺术馆,里面挂满了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北京美术家协会理事李呈修创作的中国山水画。三年前,时任中国美术家协会驻会副主席、分党组书记的徐里,以及聊城当地文化界知名人士上百人云聚在此祝贺艺术馆开馆。徐里致辞时说,李呈修的作品为什么能够挂在人民大会堂、挂在毛主席纪念堂?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守正创新,这个“正”,就是呈修同志能够紧紧地按照总书记的讲话要求,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的研究和探索。更重要的是通过他的画面你能感受到时代的脉搏,那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思想,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行动。 曾就读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的李呈修颇有军人画家风范,爽朗、豪放。他的画作大多是以黄土高原为母题的创作,在他描绘夏季黄土高原的作品中,塬顶上层层叠叠的高粱和麦地,苍翠的绿色仿佛为黄土高原注入了一股旺盛的生命活力。而他描绘的冬季雪景中,黄土高原的辽阔与苍茫、冷峻与磅礴更是扑面而至,尽管画面上没有人物,但通过深达高原内涵境界的刻画,瞬间就能激发起人们对苍茫天地所赋予的宏大空间感的精神共鸣。他笔下的黄土高原得以真正呈现出西北河山的精神气质,那种让人心顿生苍茫、浑厚、豪放的高天厚土的精神境界。一、创作遵循“我有我法” 学习中国画,要从临摹古人的画法起步,强调规范的笔墨与章法,这往往使人产生误解,一切都以古法为准。只有真正理解艺术原理的人,才懂得学古而又不摹古,在法度之内外驰骋自己的才能,做到如石涛说的“我有我法”。 20世纪60年代,是中国绘画进入现当代中西融合“改良”的重要时期,诞生了傅抱石“抱石皴”、钱松喦“勾勒点彩”等全新的笔墨语言。当下,中国山水画坛最迫切的问题,仍旧是如何拓新现有绘画面貌与语言,使其能够表现出时代快速发展所呈现的自然与人文环境的剧烈变化。比如,在表现绘画当代性中比较重要的要素——写实与空间问题上,传统山水画笔墨若实一分便成了速写,失了国画意境;空间营造若真一分便成了风景画,没了“心中丘壑”的境界。 李呈修在充分挖掘传统以及大量汲取他者艺术表现之长后,融汇国画山水与西画风景的核心理念,创造了“实景山水”的全新艺术语言来意图解决山水画当代进程中的问题,这就要求其在皴法、气韵、格局、笔墨等方面都要有独到的拓展。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李翔认为,李呈修在继承中国绘画文脉精义的基础上,在山水画的笔墨、皴法、气韵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拓展。李呈修是近年来山水画坛中少有的风格独具的艺术家之一。在李呈修独特艺术手法中,于山水皴法之拓新尤为重要。笔墨皴法长久以来被视为中国山水绘画的要义之一,乃至在皴法发展的历程上甚至可以成为映射中国山水画的整体进程缩影之一。李呈修在深入研习与继承中国绘画要义的基础上,从传统中挖掘出这种鲜被运用的表现手法,并加以拓新实践,创新为全新的皴法手法。譬如他大胆地于湿墨渲染中使用干墨皴擦,层次鲜明的架构、深厚的艺术功底与创新的艺术观念,保证了李呈修可以在这种浓淡干湿的韵律中完美地控制、渲染与皴擦。这种崭新的山水肌理效果尤其适合表现厚土高原的现实景致,这或许就是李呈修创作实景自然的重要绘画语言。 李呈修在综合南北方山水画法以及借鉴西画理念的基础上,以全新并尤为适合表现以“土”为主体的黄土高原肌理效果的皴法为核心,配合突破传统色彩并针对性使用,成功依靠西方风景画空间营造方法,解决了黄土高原天空、平原、阡陌、房屋的实景布局与传统山水画习惯依靠云、水、树的调度而产生构图冲突的问题,完成了对现实景致的写实刻画,成为了李呈修山水创作独树一帜的语言特色。 (下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