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艺20240423期 第版:

当前位置:北京文艺2022年10月27日期 第06版:信息

专家研讨电影从剧本到影像之路

(上接1版)
  陈宁指出,北京市文联将把电影作为未来工作的重要板块,不断做好服务、引导与推介,做好凝聚电影创作者的工作。她谈到,电影富于变化、内涵丰富的影像语言赋予其极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能够引起观众共情。它独特的艺术特质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中非常重要,影响很大。期待与会专家们在剧本征集之外,能够对北京影协未来的发展、北京市文联在电影领域的扶持与服务工作建言献策,共同促进电影行业的发展。
  薛晓路进行视频连线,她结合参加剧本评审的经历,指出要对优秀创意进行挖掘和保护,并分享了自己的三点想法。第一,建立剧本作品库,解决版权问题,对好点子进行保护。第二,对剧本做出相对明确的类型和内容的要求,并给出充裕的创作周期,加强评委与创作者之间的互动(包括题材方向、梗概、剧本等),对有价值的剧本进行重点跟进和有指导的孵化。第三,筛选创作者。通过评选活动发现有价值和潜力的创作者,让这些有潜力的创作者能有机会进入真正的创作环境。
  赵卫防从剧作与影片创作之间的关系、编剧的叙事能力、剧本创作的类型意识三个方面进行深入思考。首先,他对参加青年剧作扶持计划的年轻剧作者的电影思维表示肯定。其次,他认为恢复戏剧化叙事传统对剧作十分重要,戏剧化叙事是《我不是药神》《少年的你》等剧情片成功的关键。再次,他强调类型意识应该在剧作阶段融入,建议编剧要具备类型叙事的能力,依托叙事结构营造类型,创作更多电影精品。
  高雄杰认为从剧本到影像不是技术问题,而是项目转换与产能转换的问题。首先,他肯定了剧本扶持计划对青年编剧的吸引力。其次,他对“北京影协杯”与剧本扶持计划的作者群体进行比较,指出由于“北京影协杯”面向社会征集作品,作者群体存在水平良莠不齐的问题,为剧本的写作能力与叙事价值带来了考验。再次,他建议“北京影协杯”打破地域与题材制约,让更多青年创作者的剧本参与进来。
  黄丹结合担任评委的经历,表达了对许多可开发的作品未成功落地的遗憾。他指出,“怎么可为”比“可为”更加重要。衡量“可为”,需要好的故事创意,深耕“小故事”。而在创意之后,更多应该去寻找剧本中的可拍性、衡量思想价值与意识形态的契合度,寻找好的团队,在技术上拔高与优化。他认为,从实践经验来看,带着好的剧本与院校合作,是目前较为可行的方式。
  赵宁宇指出,随着全国剧本创投活动的频繁举办,各地都在积极争取优质电影资源。定位的提升、组织的有效、前景的可见,才能打出一个品牌。为此,他提出三点建议:一是立足思政课与实验班,抓好各专业院校的青年优质人才。二是强调资源整合,建议“北京影协杯”与北京电影节的剧本创投活动合并。三是调动好制片资源。只有集中资源和精力,才能更好地打造北京特色的故事与电影作品。
  隋珊珊结合爱奇艺目前电影业务的现状,分享了对北京题材的电影创作的思考。她认为,年轻的创作者把一部电影拍出来需要一个漫长过程,我们需要从过程中帮扶。平台与创作者在剧本创投过程中是一个双向奔赴的过程。平台发起创投的优势,可以加强与创作者的沟通,做好链条规划、更好匹配资源。立足于云影院等渠道端口,平台在未来可以反向推送北京故事,帮助获得更多扶持。
  张良学结合数据,向与会专家介绍了近年来北京影协创作扶持的相关情况,并对各位专家提出的意见表示感谢。他表示,未来将充分吸纳专家们的观点:一是重视好创意,重点扶持好的“千字文”。二是建立跟踪机制,对好的创意从头扶持到底。三是强化与平台的合作,扎实做好渠道端建设,争取把“北京影协杯”剧本征集活动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