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艺20240423期 第版:
精彩内容

多位北京文艺家喜获大奖

金秋收获时节,北京文艺界喜报频传。 9月15日晚,第十七届文华奖、第十九届群星奖、第十五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等文艺大奖揭晓;9月16日晚,第十二届中国曲艺牡丹奖揭晓。北京市文联所属文艺家协会多位文艺家、或其参与创作的作品斩获奖项,获得殊荣。 近年来,北京市文联积极发现、团结、培养优秀文艺人才,扩大联络覆盖面,为首都文艺事业发展积蓄了优质后备力量。他们紧跟时代要求、勇担历史使命、引领文艺风尚、打造精品力作,体现着中国气派、首都风貌和北京特点。现将这些艺术家及其作品介绍如下,期待首都文艺家们继续深耕细作,收获更多成绩,开拓首都文艺新高峰,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编者第十七届文华大奖舞剧《五星出东方》编剧许锐 许锐,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北京舞蹈学院副院长、教授,舞台创意与编剧,跨越学术研究与艺术创作领域。舞台创作代表作包括 《五星出东方》(文华大奖);《红高粱》(文华大奖暨文华编导奖,“五个一工程”奖);《徽班》(国家舞台精品工程与“五个一工程”奖);《骑楼晚风》(文华大奖暨文华剧作奖);文华奖入围舞剧《戈壁青春》《诺玛阿美》,以及舞剧《赵氏孤儿》《运》、舞蹈剧场《一刻》、音乐剧《舞678》《太急》等。“跨艺·舞动无界”国际当代舞蹈创作研究项目联合主持人。河南卫视和B站舞蹈综艺《舞千年》艺术顾问。第十七届文华大奖舞剧《五星出东方》总导演王舸 王舸,北京舞蹈家协会理事,自由舞蹈编导,一级导演,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创作有舞剧《骑楼晚风》《徽班》《红高粱》《诺玛阿美》《天路》《东厢记》《大禹》《歌唱祖国》《旗帜》《五星出东方》及舞蹈《千红》《桃夭》《父亲》《中国妈妈》《过早》《长恨》《汉宫秋月》《凤悲鸣》《尼苏新娘》《烈火中永生》,音乐剧《我是川军》等。多次获中国舞蹈荷花奖、文华奖、“五个一工程”奖,在桃李杯、CCTV舞蹈大赛、全国舞蹈大赛等赛事中多次获奖。第十七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导演奖李伯男 李伯男,北京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国家话剧院国家一级导演、中国文联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文化名家暨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代表作品有《有多少爱可以胡来》《隐婚男女》《〈富春山居图〉传奇》《新新旅馆》《特赦》《人民至上》《过海》《依然美丽》《活动变人形》《喜相逢》等。曾多次受邀参加首都剧场精品剧目邀请展、曹禺国际戏剧节、老舍国际戏剧节、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意大利米兰戏剧节等国内外重要戏剧节,并多次荣获“最佳导演”等奖项。他此次获文华导演奖报送的作品是舞台剧《活动变人形》。 9月26、27日,李伯男执导的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参演剧目话剧《喜相逢》登陆天通苑文化艺术中心,该剧由北京市文联出品、北京剧协组织创作。 第十七届文华大奖舞剧 《五星出东方》主演罗昱文,第十七届文华大奖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主演汪子涵,第十九届群星奖舞蹈门类获奖作品《两室一厅》创作者张亚静、原亮,辅导人员王圳冰、杨翼等,均为北京舞协会员。第十二届中国曲艺牡丹奖终身成就奖马玉萍 马玉萍,北京曲艺家协会名誉副主席,曾任北京曲协副主席、中国曲协理事,著名河南坠子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连续担任北京市第五、六、七、八届政协委员。1955年考入北京曲艺团,与河南坠子著名演员姚俊英共同整理出《断桥》《兰桥会》《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一批优秀传统曲目。她既继承传统,又大胆创新,且博采众长,广泛吸收与借鉴,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北京字儿、河南味儿”和以“甘、甜、脆、美、俏”为特征的新一派河南坠子演唱风格。她所创作演绎的《老两口进城》《喜泪笑洒唐人街》《一颗棋子儿》《包公夸桑》等作品多次获奖,《十个鸡子儿》《穆桂英指路》《韩英见娘》《常青指路》《借髢髢》《双锁山》《哭黛玉》等作品广受好评。她是“曲艺进校园”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之一,为曲艺的振兴和发展积极贡献力量。她曾两次赴台湾地区演出,还应邀赴法国、荷兰、比利时等国演出,好评如潮。第十二届中国曲艺牡丹奖文学奖李寅飞、叶蓬 李寅飞,清华大学博士,相声演员、编剧,大逗相声创始人,北京曲艺家协会理事,创作并表演的《我知道》《叫卖》两次登上央视春晚舞台。代表作《大话鲁迅》《成语新篇》《新卖布头》等,曾获北京青年相声节一等奖,凭借相声《我帮你火》获得第十二届中国曲艺牡丹奖文学奖。 叶蓬,出身京剧世家,煤矿文工团相声演员,创作并表演《叫卖》登上2021年央视春晚,曾获北京青年相声节一等奖,凭借相声《我帮你火》获第十二届中国曲艺牡丹奖文学奖。第十五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民间文艺学术著作《神话主义:遗产旅游与电子媒介中的神话挪用与重构》第一作者杨利慧 杨利慧,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副院长,北京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主要研究领域为民间文艺学、民俗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曾获教育部首届青年教师奖、霍英东青年教师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集体)、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钟敬文民俗学奖、北师大教学名师奖等。任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审查机构-中国民俗学会专家组副组长 (2015-2017),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出版中英文学术专著9部、译著和编著7部,发表中、英、日文学术论文和译文近百篇。其中,专著《女娲的神话与信仰》《神话与神话学》《中国神话母题索引》分别获得第一届、第十届、第十二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学术著作奖。杨利慧(第一作者)与北京民协会员祝鹏程、包媛媛等合著的作品《神话主义:遗产旅游与电子媒介中的神话挪用与重构》,此前还被评为北京文艺评论2021年度推优活动优秀著作。(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