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艺20240515期 第版:

当前位置:北京文艺2022年09月28日期 第14版:信息

“坊间对话”第12期——

关注文学作品的话剧改编

本报讯 9月26日,“坊间对话”第12期聚焦文学作品话剧改编热,以“文学作品话剧改编的探索与创新”为题开展学术对谈。本次活动由北京市文联主办,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北京戏剧家协会承办,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协办。京艺苑视频号、微赞直播、天桥艺术中心视频号、微博戏剧等8个平台进行了线上直播,观看人数超20万人次。
  活动由北京评协驻会副主席、秘书长赖洪波主持,市文联签约评论家、文艺报新闻部主任徐健担任学术主持人,市文联特约评论家、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宋宝珍,国家一级编剧李宝群,国家一级导演、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副教授黄盈为对谈嘉宾。
  文学与戏剧都是关乎人的艺术
  宋宝珍认为,文学与戏剧都是关乎人的艺术,都必须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表现人性之美,在价值取向和审美倾向方面都追求真善美。观众对于文学经典已经形成了心理共识和价值评估。因此,戏剧性是改编者需要考虑的重点,要用心在结构上下功夫,而不是情景再现式的表演。
  李宝群认为,文学是用生动的文字来进行叙事的,而戏剧是在剧场里完成的戏剧叙事,通过演员的表演、综合性的舞台艺术手段完成审美。戏剧和文学是艺术之神的两个孩子,它们始终携手前行。需要解决好叙述性和戏剧性的关系,改编者要找到叙述性和戏剧性结合的契机。
  黄盈认为戏剧是对人的行动的模仿,而文学常常是直接叙述,代言体和叙述法是两种艺术形式的主要不同。
文学给孱弱的中国原创戏剧输血
  宋宝珍认为,文学是戏剧创作的重要基础,文学作品为戏剧创作提供了重要资源。尤其是小说,因其具有足够的长度、丰富的人物关系、情节的发展延宕、值得解读的艺术表现空间,是很适合改编成话剧的。
  徐健认为,优秀的改编是一次全新的创作,选择改编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取得成功,原小说的成功也并不意味着改编一定成功。实际上,改编催促创作者向着未知的领域挺进,不断激发无限的舞台创造力,这是改编的魅力所在。
  李宝群认为,改编戏对于推动当下戏剧创作具有积极意义。这些改编戏瞄准国内最优秀的长篇小说,某种程度上是把文学带回剧场,给孱弱的中国原创戏剧输血。
  改编者被原作打动,
  改编的作品才能打动观众
  宋宝珍以话剧《家》为例,分析曹禺先生成功改编巴金先生小说背后的原因。她指出,曹禺先生的改编是“非常格”的改编,并不是完整表现小说的主要情节骨干,而是对主题进行了高度的凝练加工,是原小说精华的再创造。
  李宝群结合话剧《生命册》剧本创作,将其改编原则总结为“三改”“三不改”。第一,小说必须触动自己的内心,如果接受不了,就不要硬改;第二,要准确地看懂看透这部小说,没吃透不能改;第三,要有能力将文学转换成戏剧形式,不然也不能改。
  黄盈认为,改编戏是一次全新的创作,在对原作充分尊重的基础上,要加入创作者个人对于生命的感受,才能在当下跟现代剧场的观众产生很好的共鸣和互动。
  徐健总结三位嘉宾的观点,他认为,改编者要从自己最熟悉的东西出发,从诗化意象出发,从戏剧性出发,找到改编的突破口。同时,他也认为,只有改编者自己被原作打动,改编出来的戏剧作品才能打动观众。
(北京评协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