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信息
下一版>
<上一版
北京作协召开青年作家创作会议
本报讯 “痴迷写作的人,在精神世界里同属一个部落。有相聚之念,相叙之渴,相助之情,都是必然。不过,一旦奔驰于狩猎文字的荒原,真正决定你未来命运的人,是你自己。眼光,心机,力量,节操,分寸感……所有这些,外人都帮不了什么忙。所以,哪怕部落无比温暖,你还是自己默默地努力吧!”日前,在北京作家协会举办的北京青年作家创作会议开幕式上,北京市文联副主席、北京作协主席刘恒委托主持人转达了对青年作家们的深情寄语。 来自北京地区的50余名青年作家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市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陈宁,市文联一级巡视员田鹏,北京作协副主席、作家刘庆邦和宁肯,北京作协青年创作委员会主任、作家徐则臣等出席了开幕式,北京作协驻会副主席乔叶主持开幕式。 刘庆邦、宁肯、徐则臣与青年作家亲切交流。刘庆邦回顾了自己三次参加全国青创会的经历,讲述了时代与文学之变。宁肯分享了在主流话语中进行个性写作的体会和感悟。徐则臣鼓励大家从中华传统文化资源中汲取营养,与时俱进地进行创造性转化。 陈宁在讲话中对北京青年作家群体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她说,从历史上看,北京的诸多代表性作家都是在风华正茂的青年时期树立了写作标高,他们带着各自的鲜明特质构建了北京文学的经典传统。延续到现在,目前北京作协45岁以下青年作家会员已逾三百人。他们朝气蓬勃、思想新锐,发展态势喜人,已成为文坛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在北京文学这一片繁茂森林中,北京青年作家群体已成为最具生长性、最具创造性的创作群落。成果很丰硕,未来更可期。本次青创会的指向意义就在于此。她鼓励青年作家们进行高质量的创作、创新和创造,能够挑大梁、当主角。她还对青年作家们提出了诸多期许,期待青年作家们深刻认识和把握文学与时代的关系,热忱描绘新时代恢弘气象;深刻把握和认识人和社会的关系,提升现实主义创作的深度;深刻把握文学和城市的关系,更加鲜活地书写新时代北京形象。她还建议青年作家们从马克思主义中学习思想方法、理论逻辑,把握时代、找准方位,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根铸魂,既有大情怀大视野,也要把根扎深、扎透,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北京市文联和北京作协也将更好地为作家们提供条件、创造氛围,以期北京的青年作家们写出更多的精品,拥有更大的收获。 此次青创会为期三天,会议日程有集中学习、聆听讲座、讨论交流等内容。与会学员纷纷表示,将把会议上吸收到的精神养分运用到创作实践中。(北京作协 供稿)
20220829
网页版阅读
FLASH阅读
20220803
20220718
20220531
2022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