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京文艺2022年05月31日期 第01版:要闻
重温《讲话》悟精神 坚持“两创”促发展
市文联召开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座谈会
本报讯 (记者 南若然 李甜甜)5月22日,由北京市文联主办,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北京市文艺研究与网络文艺发展中心承办的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座谈会在京召开。
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是引领我国文艺事业发展的高地。会议旨在重温《讲话》精神,探索新时代作为首善之区的北京、作为群团组织的文联,如何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发展道路、群团发展道路,坚持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记录和书写这个伟大的时代,用精品奉献人民、回馈人民。
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徐永军,北京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赵卫东,北京市文联主席陈平,市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陈宁,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马丛峰,北京评协原主席、沈阳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孟繁华,北京评协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一川,北京评协副主席、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周海宏,北京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宋宝珍,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丁国旗,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主任、《美术》杂志主编尚辉,北京美协理事、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黄华三,《小说选刊》杂志副主编李云雷,北京市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邱方明等参加座谈。会议由陈平主持。
出席会议的领导和专家畅谈了《讲话》发表80年来对我国文艺事业产生的广泛影响,阐述了《讲话》的历史地位、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徐永军在发言中对《讲话》的历史地位和对我国文艺发展的重要意义进行了高度概括和总结,他说,《讲话》是我们党百年文艺发展道路中最醒目、最光辉的里程碑,80年来,它引导和哺育了一大批文艺家努力创作反映时代变迁和人民生活的优秀作品。就北京来说,老舍的《龙须沟》、赵树理的《三里湾》、杨沫的《青春之歌》等都是践行《讲话》精神的经典之作。谌容的《人到中年》、张洁的《沉重的翅膀》等则是新时期受到《讲话》滋育的代表作品。这些作品的诞生,充分彰显了《讲话》所具有的指导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非凡理论魅力和实践伟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文艺界和北京市文联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围绕北京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在“回天”三年行动计划、中轴线申遗保护和“一城三带”主题创作、建党百年庆祝活动和冬奥文化活动等创作和活动中,佳作涌现、人才辈出,书写了北京文艺新的辉煌。今天我们纪念《讲话》,就要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深刻把握贯穿其中的党性原则、人民立场、方向道路等核心要义、基本要求,准确理解蕴含其中的理论价值、实践意义、现实品格,自觉地而不是勉强地、主动地而不是被动地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这样我们才能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创造新的业绩,展示中国文化新形象,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针对如何推出更多的文艺精品,徐永军对当前的文艺理论评论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强调了文艺批评的重要性,希望广大文艺评论工作者坚持以毛泽东文艺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精神为指导,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基本价值取向,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褒贬优劣、激浊扬清。
赵卫东对多年来北京文艺界和北京市文联贯彻落实《讲话》精神取得的创作成绩和工作实效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就新形势下进一步继承和弘扬《讲话》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繁荣发展首都社会主义文艺事业进行了理论阐释,提出了殷切期望。他表示,《讲话》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篇彪炳史册的光辉文献,在《讲话》精神指引下,80年来,我们党持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向前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系列重要论述,与延安 《讲话》在思想上庚续衔接、在精神上一脉相承、在理论上与时俱进。近年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文联继承和弘扬延安《讲话》精神,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增进团结、加强学习、推动创作、促进交流、惠民服务、行风建设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立足首都文艺发展,他对市文联提出几点要求。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总结借鉴“回天”文艺创作经验,持续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创作出新时代的“龙须沟”。二是抓好精品创作。围绕党的二十大、抗美援朝胜利7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提前谋划,确保重要节点有作为,重大主题有精品。三是开拓文艺新境界。通过文艺沙龙、剧本征集、作品研讨等,以创作+生活的“文艺圈”形式,聚合人才、碰撞思想、嫁接资源,促进创作。四是大力倡导德艺双馨。继续深入推进文娱领域综合治理,加强行业自律和行风建设,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自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坚守艺术理想。
(下转2版)
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是引领我国文艺事业发展的高地。会议旨在重温《讲话》精神,探索新时代作为首善之区的北京、作为群团组织的文联,如何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发展道路、群团发展道路,坚持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记录和书写这个伟大的时代,用精品奉献人民、回馈人民。
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徐永军,北京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赵卫东,北京市文联主席陈平,市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陈宁,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马丛峰,北京评协原主席、沈阳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孟繁华,北京评协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一川,北京评协副主席、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周海宏,北京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宋宝珍,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丁国旗,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主任、《美术》杂志主编尚辉,北京美协理事、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黄华三,《小说选刊》杂志副主编李云雷,北京市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邱方明等参加座谈。会议由陈平主持。
出席会议的领导和专家畅谈了《讲话》发表80年来对我国文艺事业产生的广泛影响,阐述了《讲话》的历史地位、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徐永军在发言中对《讲话》的历史地位和对我国文艺发展的重要意义进行了高度概括和总结,他说,《讲话》是我们党百年文艺发展道路中最醒目、最光辉的里程碑,80年来,它引导和哺育了一大批文艺家努力创作反映时代变迁和人民生活的优秀作品。就北京来说,老舍的《龙须沟》、赵树理的《三里湾》、杨沫的《青春之歌》等都是践行《讲话》精神的经典之作。谌容的《人到中年》、张洁的《沉重的翅膀》等则是新时期受到《讲话》滋育的代表作品。这些作品的诞生,充分彰显了《讲话》所具有的指导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非凡理论魅力和实践伟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文艺界和北京市文联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围绕北京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在“回天”三年行动计划、中轴线申遗保护和“一城三带”主题创作、建党百年庆祝活动和冬奥文化活动等创作和活动中,佳作涌现、人才辈出,书写了北京文艺新的辉煌。今天我们纪念《讲话》,就要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深刻把握贯穿其中的党性原则、人民立场、方向道路等核心要义、基本要求,准确理解蕴含其中的理论价值、实践意义、现实品格,自觉地而不是勉强地、主动地而不是被动地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这样我们才能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创造新的业绩,展示中国文化新形象,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针对如何推出更多的文艺精品,徐永军对当前的文艺理论评论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强调了文艺批评的重要性,希望广大文艺评论工作者坚持以毛泽东文艺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精神为指导,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基本价值取向,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褒贬优劣、激浊扬清。
赵卫东对多年来北京文艺界和北京市文联贯彻落实《讲话》精神取得的创作成绩和工作实效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就新形势下进一步继承和弘扬《讲话》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繁荣发展首都社会主义文艺事业进行了理论阐释,提出了殷切期望。他表示,《讲话》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篇彪炳史册的光辉文献,在《讲话》精神指引下,80年来,我们党持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向前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系列重要论述,与延安 《讲话》在思想上庚续衔接、在精神上一脉相承、在理论上与时俱进。近年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文联继承和弘扬延安《讲话》精神,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增进团结、加强学习、推动创作、促进交流、惠民服务、行风建设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立足首都文艺发展,他对市文联提出几点要求。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总结借鉴“回天”文艺创作经验,持续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创作出新时代的“龙须沟”。二是抓好精品创作。围绕党的二十大、抗美援朝胜利7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提前谋划,确保重要节点有作为,重大主题有精品。三是开拓文艺新境界。通过文艺沙龙、剧本征集、作品研讨等,以创作+生活的“文艺圈”形式,聚合人才、碰撞思想、嫁接资源,促进创作。四是大力倡导德艺双馨。继续深入推进文娱领域综合治理,加强行业自律和行风建设,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自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坚守艺术理想。
(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