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艺20250117期 第版:

当前位置:北京文艺2022年04月28日期 第02版:信息

读书会解密小说创作背后的故事

本报讯 作家怎么阅读?作家又如何创作?一个作家又如何点燃一群作家?针对这些读者关心的问题,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北京市文联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系列活动——北京老舍文学院作家读书会(第二期)阅读分享活动在美后肆时市民文化中心举办,现场连线多位创作者,还原小说创作轨迹,挖掘小说诞生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事,回答了读者关于灵感、关于构思等写作中常遇到的困惑。
  本期共读书目为《生活风格~2020年中国短篇小说20家》,选本汇集了邱华栋、艾伟、笛安等20位作家不同风格的作品,体现了当代小说家们在作品风格、语言审美方面的特质,勾勒出中国老中青三代作家的创作轨迹。
  本次读书会特邀叶晓等9位青年作家担任阅读船长,分别就选本中的文章就选材、写作技巧、文学审美、人物塑造等结合自己的创作经验做了多维度深度剖析。
  《虞公山》作者徐则臣、《离开中英街需要注意什么》作者邓一光、《瓦西里》作者钟求是、《最后一天和另外的某一天》作者艾伟、《生活风格》作者阿乙、《和解云锦一起的若干瞬间》作者张楚特意“连线”本次活动,分别以录音和信件的形式发来了作品的创作谈,成了本次读书会的最大亮点。他们或分享创作经验,或解读文本内涵,或介绍作品创作背景,为提升阅读体验和作家解读作品提供了有力支撑。
  自由讨论环节气氛热烈。来自昌平的文学爱好者史建中特意用一个月时间细读了本次选本,写下了3000字的阅读感言,现场与大家交流。作家王琛也针对喜爱的作品分享了自己的阅读体会。
  北京老舍文学院副院长周敏回顾了作家读书会的创立历程和以读促写、以文会友、结业不结课的创办理念,持续举办的作家读书会有望作为老舍文学院课程的延伸,并对张莉主编及发来创作谈的6位作家的大力支持,以及持续参与读书会的“铁粉”们表示衷心感谢。
  来自北京老舍文学院高研班的青年作家和东城、西城、顺义等区的25名文学爱好者参加了活动。本次读书会由作家苏苔、岩颜共同主持。
(北京老舍文学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