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艺20250117期 第版:

第01版:要闻

下一版>

当前位置:北京文艺2022年01月21日期 第01版:要闻

向老一辈文艺工作者致敬

市文联举办纪念管桦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

本报讯1月9日,北京市文联隆重举办纪念管桦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中国文联、中国作家协会、北京市文联领导及部分文艺家协会代表、艺术家代表和管老的亲属出席会议。大家怀着崇敬的心情,共同缅怀管桦同志为我国文艺事业所做的卓越贡献,追思他不懈奋斗的革命精神和德艺双馨的崇高风范。
  管桦,1922年生,河北丰润县人,中国共产党党员。1940年参加革命,毕业于华北联合大学文学系,历任冀察热辽军区尖兵剧社文艺队长,文艺工作团副团长,东北鲁迅艺术学院研究员,中央乐团创作员,北京作协专业作家,北京作协主席,北京市文联主席,第五、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第八届党代会党代表。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说《小英雄雨来》《管桦中短篇小说集》等;诗话散文集《生命的呐喊与爱》《管桦神话、童话、传说》;长篇小说《将军河》;歌曲词作《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我们的田野》等。同时身为画家的管桦,出版有墨竹画册《苍青集》《苍青馆墨竹画选》《管桦墨竹》;巨幅墨竹《沉雄》被瑞典、丹麦博物馆收藏。2002年8月18日于家乡猝发心脏病去世,享年81岁。
光与影
会议伊始,首先播放了管桦同志的纪念短片。
  光与影的交错,勾画出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勾勒出了他宛如竹子般傲然挺立的伟岸形象——“风摧体歪根犹正,雪压腰枝志更坚”。
  管桦同志的一生,是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不息的一生。早年,他冒着生命危险,积极投身于神圣的革命斗争。全国解放后,他认真学习贯彻毛泽东文艺思想和党的文艺方针、政策,以高度的革命责任感,勤奋创作,塑造了众多共产党人的英雄形象,激励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为党的事业努力奋斗。管桦同志一生的奋斗历程,显示出他对党的事业的忠诚、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情、对祖国文学事业的强烈责任感和矢志不渝的献身精神。这一切,对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音与话
  影片放过,会场沉寂无声,大家沉浸在对管桦同志的怀念之中。在一种庄严却亲切、神圣又温馨的氛围中,市文联主席陈平首先致辞,他评价管桦“多文气、少官气,对人宽和、友善、真诚”,并充分肯定了管桦在团结带领北京作家、文艺家凝神聚气搞创作、致力于繁荣发展北京文学艺术事业、提高文艺队伍素质等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
  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俞峰在讲话中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发扬管桦等老一代文艺家的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自尊、自信、自强、自立、自觉地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敬泽在讲话中鼓励文艺工作者忠诚于党,深植于人民,与时代同行,做新时代的讲述者,做新时代的歌者。
  中国作协原副主席、著名作家陈建功在发言中充分肯定了管桦在艺术方面的卓越成就,并感谢北京市文联在总结发扬老艺术家精神及团结作家等方面做出的重要贡献。
  中国文联副主席、北京市文联副主席、北京作协主席刘恒,回忆自己在孩提时期因 “偷桑叶”与管桦同志结下的渊源,并描述了自己脑海中管桦同志的形象——“最典型的服装就是蓝色的卡其布的中山装,套装线条,戴着一个毛线织的帽子,好像是深咖啡色,和一个看门的老大爷没有什么两样”,赞扬了管桦同志朴素、谦卑的品格,以及永远扎根于人民的精神境界。
  北京市文联原党组书记吕浩材说,管桦同志生前非常关心北京市的文学艺术事业,殚精竭虑、无私奉献,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我们要以管桦同志为榜样,为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继续奋斗。
  首都文艺界代表、老舍文学院专业作家星河认为,管桦每一个时期的创作都勇立时代潮头,从时代的脉搏中感悟艺术的脉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管桦的长子鲍河扬在会上感动地说:“我父亲生前几次有人要开他的作品研讨会,他说等百岁生日那天再开吧。所以我非常感谢中国文联、中国作协和北京市文联圆了我父亲的愿望!”他回忆了管桦在创作中的感人故事,强调管桦首先是爱国主义战士,然后才是作家、诗人、画家。
  市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陈宁在总结发言中动情地说:“管桦同志是首都文学艺术界有重要影响的代表人物,他一生投身党的文艺事业,将个人艺术理想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挥毫泼墨,经典作品传诵至今、成为时代记忆,在唤起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会议由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刘开阳主持。
(下转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