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艺20240515期 第版:

当前位置:北京文艺2021年12月17日期 第07版:信息

两岸文化名师线上对话文学的“传承·发展”

(上接3版)
  共启新航程,思辨探讨,更推心灵契合
  随后,北京作家宁肯、徐则臣、石一枫、文珍与台湾作家萧萧、苏进强(履强)、叶姿麟、吴钧尧连线研讨,从“两岸城市/空间书写”“中国文学的传播与对话”“两岸文学风貌和生态”等维度,结合自身经历,倾心分享工作、生活中关于文学创作的经验和思考,热烈互动,分别以“练好内功”“因地制宜”“与时俱进”“文无边界”“聚焦细节”“家国情怀”“两岸深情”“记录时代”等多个出发点,就“中国文学走向世界”话题进行了深入的判研和分析。
  宁肯对陈若曦的深情致辞予以热烈回应和高度肯定,并提出好作品,好文化,必将走出去,造福世界。徐则臣结合亲身经历,畅谈了文化、文学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文学真正走出去,需要去思考不同地区、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的影响”的观点,引起了诸多作家的共鸣。石一枫表示,中国文学走向世界,是一个常变常新的话题,中国在变,世界也在变。几十年来,中国与世界的相互互动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其表相与内在逻辑,需要在更长时空维度中梳理。文珍就与台湾文学界深度交流、阅读品鉴作品的个人经历,提出了“文学本身没有边界”的认知和思考。
  萧萧从“时间是空间的累积,人间是空间的主场,城市面貌、乡村情味”谈起,展开“创造经典”和“精心翻译”两条思路,结合两岸风貌和生态,论述了从不同视角感受中华文化的同异,对两岸文学界“交流之必要、对话之必要”予以了充分肯定和支持。苏进强(履强)结合作品赏析,从城市与空间、家国乡愁、天地人文、过去、现在与未来的连结角度,围绕最朴素、最真切也最细微的情感,妙语抒情,展露心扉。叶姿麟则以从文字与故事开始结缘北京的个人经历谈起,结合游历山川、身历情境的旅程,畅谈了血浓于水的情谊,从自身于两岸历史追寻的心路历程中,剖析了个体认识下的两岸,以及对当代、往昔、人们与情意的思考和书写。吴钧尧在研讨中表示,两岸之间,文学交流的故事令人感动,文学就像是一支神奇的笔,不断更新描绘着每个人心里的那一张“地图”,两岸文学交流,具有极大的必要性、重要性。
  研讨结束后,作家们分别朗诵了《乡愁》和《北平的秋天》(节选),并就创作心得进行了深入分享。随后,在“弘扬传统文化,共筑精神家园;坚守文学初心,彰显人文价值;增进对话交流,创造创新表达;沉潜社会民心,关注人类命运;携手聚力共进,书写华夏新篇”倡议书上按下手印,携手前行,共向未来。
(北京老舍文学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