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艺20231113期 第版:

当前位置:北京文艺2021年10月28日期 第03版:信息

“坊间对话”第二期——

专家对话国产影视剧质量的提升

本报讯 10月14日,系列学术对谈活动“坊间对话”第二期在京举办。“坊间对话”是由市文联创办的文艺评论系列活动。活动以文艺评论家、文艺创作者对谈、现场观众提问交流的形式,对当下优秀文艺作品、重点文艺现象和重要文艺思潮,进行深入、专业地解读。本期活动由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联合北京电视艺术家协会、北京电影家协会举办。相关文艺家协会负责人和北京高校学生代表参加。活动由北京评协驻会副主席、秘书长兼北京市文联研究部主任赖洪波主持。
  市文联一级巡视员杜德久出席活动 。活动以“历史与时代的艺术再现——谈当下国产影视作品的艺术质量的提升”为主题,邀请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副所长、北京评协理事赵卫防,著名编剧、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副会长余飞为对谈嘉宾 。《文艺报》艺术评论部主任高小立担任对谈学术主持人。
  专家围绕国产影视作品的四个问题展开对话。一是关于与观众产生“共情”的问题。赵卫防认为,影视作品要得到观众认可和好评,必须与观众产生一种情感连接,达到“共情”。余飞认为,实现“共情”需要能力。当越来越多的影视人员投入到主旋律创作,用最好的角度和最扎实的生活功底来讲述主旋律作品时,就会涌现出 《长津湖》《建国大业》《巡回检查组》《跨过鸭绿江》等质量上乘的影视作品。高小立表示,“共情”是影视作品创作的一个突出特色,创作要按照艺术规律进行,在塑造人物上下足工夫。
  二是影视作品的创新性问题。赵卫防认为,当下电影创作,出现了一大批新主流大片。新主流电影是主旋律电影的升级,主要具备用主流价值观进行多元化诠释、创作类型较为多样且丰富、制作上善于运用新科技手段塑造美学特征等三个特点。余飞认为,近年来,受疫情影响,影视行业受到了一些冲击,发生了很多变化,诸如网络平台的介入,从制作团队、制作模式到宣发都与传统模式有了很大的不同,另外献礼类型的优秀影视作品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正是这些新的变化,带来了创作上优秀传统的回归。
  三是探讨了剧本的叙事逻辑问题。赵卫防表示,戏剧性叙事是中国叙事的传统,在注重影像的视觉冲击力之外,更要对传统戏剧化叙事进行回归和超越。余飞认为,编剧需要技巧,甚至有公式规律可以套用。技巧适用于剧本创作、拍摄制作等各个环节,用好技巧,是创作的基础。高小立认为,戏剧性叙事是剧本文学性的一个方面。当下的影视剧本创作还需在人物精神世界书写、人物塑造的合理性、逻辑性上进行加强,真正好的剧本要能在文字里看到镜头语言,给二次创作留出空间和指示。
  四是探讨了未来影视作品的发展走向问题。赵卫防表示,要遵循新主流大片为主,文艺片、艺术片、一般商业片等各个类型同步发展的路径,结构合理的同时凸显新主流大片排头兵的作用。余飞认为,未来的影视创作的技巧和制作水准要有更大的提高,同时要用升级的手法,扎实的功底,讲好中国人自己的故事,创作出能代表中国特色走出国门的精品力作。高小立认为,近两年影视剧质量的整体提升有目共睹。无论是历史叙事还是当下叙事,都在创新叙事上有所作为。但仍可从剧本质量和艺术呈现上作进一步创新和提升。 (北京评协、研究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