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艺20231113期 第版:

当前位置:北京文艺2021年10月08日期 第06版:信息

首都文艺界职业道德和行风建设座谈会召开

与会文艺家呼吁以实际行动践行文艺界核心价值观

(上接1版)
  北京电视艺术家协会原副主席、著名导演尤小刚在发言中指出,这段时间文艺界乱象引发了全社会的关注,尤其影视界的一些问题带来的影响比较突出,我们要抓住主要规律来解决行风问题。比如在成立职业道德建设委员会的基础上,成立专门的影视经纪管理机构,探索新的模式,对影视从业人员进行行之有效的管理,奖惩分明、赏罚有度,相信随着管理制度的完善,文艺界风清气正的大环境一定能实现!
  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北京电影家协会副主席王一川在发言中指出,北京是全国文化中心,首都文艺评论界理应发挥健康审美风尚的引领作用,促进良好的文艺生态建设,促进文娱领域风气的好转。
  北京曲艺家协会主席、中国广播艺术团国家一级演员李伟建从自身经历出发,在发言中强调,文艺工作者一定要有“正事”,否则就是在走歪路。文艺工作者要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创作当中,时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中,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为祖国、为人民立德立言中成就自我,实现价值。
  “北京文艺界的一举一动引领着全国文艺界的动向,在这时发出首都文艺界的声音非常重要。”北京评协副主席、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胡智锋说。他认为,劣迹艺人失德、组织行政失控、文艺批评失语,是当前文娱领域非常突出的三个问题,对此,他建议艺人加强自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审美观、艺术观;加强组织和行政监管,尤其要加强对经纪人等空白地带和无序资本流入的监管,加强主流文艺评论的引领,让有良知的文艺评论突破“饭圈”文化的包抄。
  北京戏剧家协会会员、北京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胡文阁,通过讲述他的授业恩师梅葆玖先生生前的点滴小事,阐述了自己的从业观点,即文艺工作者要坚持“做艺先做人,做人德为先”。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更要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和对全社会审美价值的引导。
  北京电视艺术家协会理事、北京电视台主持人陈竞作为一线电视艺术工作者,结合自身经历,建议建立职业道德和行风建设教育培训的长效机制,每年定期为文艺工作者,特别是新文艺群体举办专门的职业道德和行风建设教育培训,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明确红线底线。
  北京音乐家协会会员王小玮既是歌手,又是音乐教育工作者,她提出当前流量至上、畸形审美、“饭圈”乱象、“耽改”之风等新情况新问题对社会特别是青少年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文艺工作者作为公众人物更应该时刻将道德摆在首位,要以自身的道德修养、言论举止为社会做表率,同时也要不断提高艺术水准,创作出更多积极向上的优秀作品,传递真善美、讴歌新时代。
  北京舞蹈家协会会员、北京舞蹈学院青年舞团国家一级演员武帅表示,作为活跃在一线的青年舞者,要从思想层面和舞蹈创作意识层面不断提高,注重把握阳刚之气和阴柔之美的舞台表达,做出审美价值观、审美意识的正确表率。
  文艺家们一致表示,要遵守党纪国法,恪守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讲品德、讲格调、讲责任,自觉抵制低俗、庸俗、媚俗,用明德引领风尚。
(组联部 信息中心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