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艺20231113期 第版:

当前位置:北京文艺2021年10月08日期 第03版:信息

2021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开幕

本报讯 9月12日晚,由北京市文联、中国国家话剧院主办,北京戏剧家协会和北京青年戏剧工作者协会承办,北京市东城区文化和旅游局支持的2021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在国家话剧院小剧场举办了开幕仪式。开幕现场,4组48小时V戏剧参赛作品集中竞赛展示。未来两个月的时间里,21位青年新秀导演的戏剧作品将在线上、线下两个媒介登场,“戏剧在读”、“戏剧在谈”、“戏剧在听”、“戏剧在嗨”、“戏剧在案”等更多板块也将陆续揭晓。
  市文联一级巡视员田鹏在致辞中表示,青戏节是北京市文联重点打造的品牌活动之一,自2008年创办以来,累计推出世界各地青年戏剧艺术家的作品464部,包括英、法、德、意、俄、美、日等20个国家的91部优秀作品。同时,中国优秀戏剧作品也通过这个平台走向世界舞台,有32部优秀青年戏剧作品在亚、欧、美、非等洲的各大国际戏剧节参加展演,演出场次近600场。经过不懈的追求与实践,北京国际青戏节已经从中国第一个戏剧节成长为目前在亚洲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性戏剧盛会之一,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桥梁。

跨界艺术家挑战极限 48小时v戏剧竞赛结果出炉
  48小时V戏剧创于2014年,参赛创作者要在青戏节组委会指定的空间,用有限的48小时完成一个命题创作任务,并在舞台上呈现出来。这一直以来都是青戏节最具挑战性和刺激性的版块。今年,48小时V戏剧报名通道开启仅一周,便吸引了90多组青年艺术家报名参赛,9月10日中午12点,洪天贻、陈旭人人、李瑜、赖宇晴4位导演及青年艺术家以抽签的方式随机抽取了4段不同的命题,并立即投入到紧锣密鼓的排练当中。经过紧张的观众投票与线下线上专家评审投票后,48小时V戏剧的最终评选结果出炉。洪天贻导演的作品《百词斩》赢得了“最佳创意奖”和“最佳作品奖”,成为了48小时V戏剧历史上唯一一位荣膺双奖的青年导演。

线上线下两种舞台21部青年导演新作演出两个月
  本届青戏节邀请了21位青年导演带来了他们的作品,这些作品将在线上线下两种形式的舞台同时登场。整个演出周期长达两个月,邀请观众们共赴这场戏剧长跑。
  线下演出部分将在北京7个剧场上演16部青年导演新作。李建军导演改编自卡夫卡原著的《变形记》将快递员这一极具代表性的社会角色引入他的创意改编。《国王的朋友》由诗人张杭导演,是《赵氏孤儿》的当代重构。闫小平导演的《九歌》取材自屈原同名诗集,从古代神话取材步入现代。青年导演宋白的《双生》改编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葡萄牙作家萨拉马戈的同名小说。由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南国剧社带来的《红楼薄命司》是对《红楼梦》的一次大胆而谨慎的重述,将为我们构造一场21世纪的“现代红楼梦”。邓菡彬导演带来的环境剧场 《万尼亚舅舅杂剧》试图复原元杂剧的演剧方式。白尚武导演的 《她见过天堂最美丽的样子》将 《哈姆雷特》《安提戈涅》《美狄亚》3部戏剧史经典作品重新解构,巧妙串联,探讨我们时代的虔诚与诚实。线上部分则集中展示国内外基于网络载体而创意编排的5部戏剧作品,它们打破了传统的观演关系,让新的交互方式成为一种对话。
(北京剧协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