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艺20240327期 第版:
精彩内容

市文联召开专题座谈会

本报讯 近期,中宣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 《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在文艺评论界引发热烈反响。8月20日,北京市文联组织2021年度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签约评论家,召开学习贯彻 《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专题座谈会,畅谈学习体会,并围绕如何做好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进行了深入交流。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杜德久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市文联研究部主任、北京评协秘书长赖洪波主持。 《文艺报》艺术部主任、编审高小立,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胡疆锋,中国国家话剧院研究员颜榴,中国戏曲学院《戏曲艺术》编辑部主任、编审赵建新,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员张慧瑜,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研究员张之薇,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孙佳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徐刚等8位签约评论家参加座谈会。 座谈会上,签约评论家一致认为,《意见》言简意深、字字千金、令人振奋,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文艺评论工作的高度重视,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明确了方向和职责。与会评论家结合《意见》学习,针对当下文艺评论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文艺评论的使命任务、目标方向发表了各自看法。高小立认为,当下文艺评论要改变重技术轻内容的文风倾向,“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增强贴近性、时效性、抵达性,提升说服力和感染力。胡疆锋指出,“饭圈(粉丝圈)”的形成与大数据推荐有着密切关联,而在长期资本裹挟下“饭圈(粉丝圈)”的判断力和审美力被严重侵蚀,《意见》提出的“网络算法推荐综合治理”对于净化网络文艺生态具有重要意义。赵建新认为,文艺评论要坚持学术民主、艺术民主,文艺评论家要保持价值中立,与创作者站在平等的位置上,从学理层面进行客观科学的批评。 与会评论家对北京文艺评论工作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颜榴、孙佳山建议,通过短评、微评、短视频等形式,针对热点文艺作品及时发声,扩大文艺评论影响力。徐刚建议,加强对北京作家作品的专题研讨,委托相关机构开展指定课题研究。张慧瑜认为,可将文艺评论作为重要方式,推动高校人文社科领域通识教育。张之薇呼吁,评论界要少一些功利、多一些纯粹,少一些大合唱、多一些评论人的独唱,少一些依附性、多一些主体性,让每一个评论者有更多机会发出个体的声音。 杜德久对与会签约评论家的发言表示充分肯定,他指出,市文联签约评论家是一支高水平的文艺评论队伍,要紧紧围绕在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周围,主动参与协会组织的论坛、研讨、座谈等各类活动,积极撰写文艺理论评论文章,为推动北京文艺评论事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北京评协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