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艺20240515期 第版:
精彩内容

悬崖之上“群像叙事”的谍战片新探索

曹岩 《悬崖之上》是张艺谋导演首部谍战题材影片,他表示自己是第一次以“群像塑造”的方法进行创作,非常荣幸和这些演技优秀的演员合作,一起创造这些“隐忍”的谍战片角色。在美学风格上,张艺谋以“雪一直下”的诗意画面、浓郁的黑白色彩等,营造谍战电影的视觉符号系统,同时避免形式凌驾于内容,始终以强戏剧性和强人物情感把控影片节奏、推动影像叙事,在明暗较量、生离死别中完成谍战类型新主流大片的一次全新探索。 问:导演您好,《悬崖之上》是您的首部谍战题材作品,这次创作的出发点是什么?在什么时间动念拍摄一部谍战类型影片?这部电影可以说是商业属性和文艺属性兼备,您如何看待这部作品在您电影作品谱系中的位置? 答:其实我对自己的创作没有定向也没有刻意安排,选择剧本都是随机的,偶然的机会公司拿来《悬崖之上》这个剧本,我看完剧本之后觉得还不错,基础非常好,就觉得自己应该把它拍出来,然后就和全勇先一同开始改剧本,对其中的很多内容进行调整。 我没有刻意去想这是自己的第一部谍战片,我希望以《悬崖之上》开启一些新的探索,让谍战类型影片创作更多元化一些。 很多观众在看完点映之后的反应也超过了我的想象,他们不仅仅是讨论一部电影的好和坏,还有很多延展的想法,他们看到这部电影是对过去那些英雄们的歌颂,正如他们所说:今天的岁月静好是因为有许许多多人负重前行。我在网上看到许多这样的议论,很感动。一部电影原来可以产生这样大的力量,尤其是让很多年轻人有这样的感受,我很高兴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问:这部影片的剧作非常扎实,故事流畅,听说您此次一直边拍摄边改剧本,请问全勇先的原剧本和我们看到的电影之间,导演重点做了哪些方面的改动? 答:在改动方向上,首先有一个大的战略转移。全勇先原剧本中所谓的任务是空有其名的,他重点写的是4个特工掉入敌人罗网之后怎么挣扎求生的故事。可在改剧本的时候大家提了很多意见,最大的问题就是当具体任务不存在,或者任务是虚无的时候,我认为人的信仰是没有依托点的。因为任务的后面要展现的,就是信仰、热血和牺牲,而信仰和热血要有具体的目标、要有具体为之奋斗的事情,才足够支撑叙事的开展。 所以在剧本方面我们做得最大的一个改变,就是把任务落地、具体化,把任务明确呈现出来,虽然笔墨不多,但这个改动使影片的主题不一样了——从原来的挣扎求生转为牺牲、奉献。我更喜欢后者,挣扎求生也许是人的本能,是人性,但牺牲是更崇高的,我要展现的就是人的这种牺牲精神,舍小取大的一种情怀。 问:《悬崖之上》用两个小时完成了很多谍战题材电视剧三四十集的叙事任务,您在叙事上是如何考虑的?尤其是影片在叙事展开后很快就亮明了主人公身份,几乎是在“桌面明牌”的局面下推进的,作为谍战剧出人意料,暗着来容易,明着来很难,然而有意思的是,这么做虽然不“烧脑”,但却始终令人感受到很强的“紧张感”,您如何在两个小时中把控影片节奏? 答:这部电影对我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学习和提高。我自己始终觉得,电影是要拍到老、学到老,当然人也应该是这样的。这种类型的电影尤其是群像戏的电影,比较难把控的就是节奏,情节要化为无形——情节抓人还不能光抖包袱,有很多包袱对于现在网络时代的观众来说早就不新鲜了。不能说有包袱,电影就好看了,而是要把东西敞开,不管有没有包袱,有没有反转,都要吸引观众看下去。我在想观众到底关注什么?其实他们关注人物、细节、生死和爱恨。我们能不能做到和他们共情?这是对导演和创作者的考验,其实需要做很多功课的。 谍战片这个类型在中国电影里,其实并不多,要跟演员、编剧做很多的功课。电影的每一分钟、每一秒钟都要设计好,不能冷场。首先故事不能冷场,从头看到最后都不能冷场,文戏不能慢,节奏要紧张,还要揪着人。靠什么揪人?故事和人物。全世界的谍战电影好看就好看在这里。在这样一个类型下,在这样一种风格中去把握人物,谍战是“高概念”,是“强戏剧”,它大量的反转和人物的命运都需要让观众猜不到,需要让观众跟进的,所以它首先是要以情节取胜,在情节取胜的基础之上,人物点到为止。 问:《悬崖之上》的演员阵容里实力演技派汇集,没有个体英雄,而是一幅群像,这和好莱坞“超级英雄”策略,或传统这类型题材的正反两个主角演对手戏的模式是完全不同的,您是否着力在“独特性”这个维度上进行研究和创作? 答:群像的塑造在我的导演生涯中非常少,可能这是第一部。通常一个故事导演都是把控几个主要人物,几个次要的,就成功了。有时候一个演员一个角色盯到底就成功了,或者最多两三个。像《悬崖之上》有11个演员,而且11个人都是有戏的、都是完成度很好的演员,这样的情形很难碰到也很难把握,其实这是考验导演功力的——能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让11个演员都给观众留下记忆点,都有火花,有各自的性格特色,同时还要表现谍战情节,确实很难。对我来说其实是一个很大的挑战,需要跟演员一起创造,所以很多戏是跟演员共同商量出来的。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认为在拍摄现场导演和演员的互动是最重要的。导演通过跟演员互动完成的人物塑造是最有血有肉的,拍摄过程中的调整是最有效的,效果往往是前期案头修改所无法达到的。 问:林海雪原、冰城雪国,《悬崖之上》120多分钟的时间里,除了少数的内景,“雪一直下”是一个核心视觉符号,即便一些内景,也通过人物衣服上的雪、窗外的雪等,延续、强化了这个核心视觉符号,这和影片其他的视觉化元素一起,包括20世纪30年代哈尔滨城市的视觉还原等,有效实现了类型化影片视觉化体系的建构,您在这方面是如何考虑的? 答:这个剧本决定了影像需要这种凛冽的风格。我们制定了一个雪境的氛围,我觉得它凛冽又富有深意。很多颜色是黑的,包括人也是在黑白之间行走,在刀刃上行走。谍战片就得是这种风格,才觉得比较酷。 雪一直下,非常有诗意。我觉得很有意思,有一种飞扬的感觉在里边。我对这种影像有特别的迷恋。当然即便在东北最冷的地方,雪也不可能真的一直下,我们就用最新的环保技术完成了“雪一直下”。这也要做很多的功课,很多技术上的东西要考虑,所以看似简单的下雪其实费了我们很大的心力去营造,拍了一部中国下雪最多的电影。雪成为了美学层面的一种支撑,用冷酷与寒冷,衬托热血、衬托信仰。我还是非常喜欢雪一直下的画面,喜欢这种感觉。 问:造型是您一贯所擅长的,在美学上追求极致的形式感是您的个人艺术特色之一,我个人感觉这部影片获得超高评分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成功之处在于,形式感没有凌驾于故事和叙事之上,形成了高度的有机统一,您在此次创作中,如何处理形式与内容的辩证关系? 答:我们一直坚持故事优先,故事是根本,故事中含有丰富的情节和人物,我最后的剪辑是完全跟着故事走的。剪辑时必须让自己变得铁石心肠。很多演员的戏都很好,但很多不得不剪掉,才能保证故事优先。用省略的方法、用减法让每个人物更为立体,让群像戏方方面面都恰到好处,让观众始终跟着故事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