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艺20240423期 第版:
精彩内容

深入历史 书写时代

本报讯 12月24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北京戏剧家协会、新剧本杂志联合主办的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戏剧创作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市文联举行。十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北京戏剧家协会秘书长唐晓辉主持研讨会。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原院长、戏剧评论家 欧阳逸冰 扶贫奔小康题材不等同于农村题材,比如《陈奂生的吃饭问题》可以说是非常令人瞩目的宝贵创作成果。它谈到的是农民在吃饭问题解决之后面临的命运的挑战。我认为,如果一个戏剧没有思辨,或者说一部话剧仅仅是为了完成一个主题而缺少思辨,那么这个作品就只是过眼烟云。当下还有两部脱贫奔小康题材的作品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一部是刚刚上演的中国国家话剧院的 《村里新来的年轻人》,第二部是即将上演的话剧《青松岭的好日子》。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原所长 王安奎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适应社会的发展,不仅是反映现实生活,要反映小康社会的新变化,还要反映人们精神面貌的变化。 在全面进入小康社会之后,文艺作品要适应群众在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后的文化需求。怎么适应?从戏曲来讲,现代戏应该更有温度,历史剧应该更有生气,喜剧、悲剧应该更有民族特点、时代特点,悲喜交融、悲喜相承。而非遗保护项目,应该更具有生命力,必须在传承的过程中不断融入新的东西,使戏曲、使传统文化这一条长河能够源源不断、一直奔流向前。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副总编辑 刘玉琴 第一,脱贫攻坚题材为中国艺术舞台的生态丰富和观念更新提供了宝贵示范。以创新性的舞台呈现打开了农村题材戏剧创作的新生命。第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戏剧需要善于深耕热土和精准提炼。需要善于聚焦和塑造新人,需要善于进行多元形式和多元美学探索。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如何转化为新时代的精神动力,如何成为时代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源泉,他们的劳动和奋斗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带来什么样的新景观,都是值得我们展望和关注的。《文艺报》新闻部主任 徐健 扶贫题材的创作者要全面深刻地理解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深入到农村农民中去,在生活中提炼形象和塑造人物。 走出题材创作的“舒适区”,敢于直面生活的“盲区”,避开急功近利的“误区”,影响着一部作品的品位、格调,关乎着作品的思想深度和艺术生命力。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毛夫国 近年来,一大批反映农村脱贫题材的话剧作品大量涌现,这些剧作在内容上契合时代主题,反映了现实诉求。从创作上来讲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原创剧目,这些剧目大多数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多数与我国边缘贫困省份的农村扶贫工作有关。第二种是改编剧目,大多改编自扶贫题材的同名小说。 农村扶贫题材话剧契合了时代主题,敏锐地反映了时代风貌和时代精神,塑造了为农民代言的典型人物形象,在创作上也面临重复的困境,如何能突出时代特色,塑造鲜明的时代典型形象,打造成精品力作,是当下话剧创作所面临的重大课题。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副研究员 丁明拥 农村题材的创作模式从民国到现在都没有改变,就是农村的改变都是外来者推动。这个模式一直没有突破,不打破窠臼,就无从谈起创新。现在话剧的创作已经有意识去改变这种状况。 我们的创作者已经从物质层面深入到精神层面去表现农村和农民的问题。攻坚扶贫不仅是解决物质问题,更需要去对农民的精神层面进行扶贫。艺术不能做成生活的侍从,要像侦探一样,从流畅的秩序里听见磕磕绊绊的声音,在任何熟悉的地方看出陌生化。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宋宝珍 我们之所以要研究农村题材和精准脱贫的戏剧创作,是因为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题材是由来已久的戏剧创作的选材范围。 怎么样把具有时代特征的生活素材加工为艺术精品?我认为,第一点就是要尊重艺术规律,以艺术的方式塑造形象,建构情节,讲好中国故事。第二,要深刻认识精准脱贫是一项伟大的时代工程,要把它放在历史的架构中,去表现它的深刻性、系统性、创新性。第三,处理好大时代和普通人的关系,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时代、讴歌英雄,是当代戏剧创作的重要使命。要处理好先进个体与农民群体的互动关系。第四,处理好精准脱贫戏剧创作的形式和内容的关系,以真诚、质朴、简约、精妙的方式呈现出来,不能搞奢靡豪华的舞台大制作,因为那是和精准脱贫、艰苦奋斗的时代精神相悖谬的。 (北京剧协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