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艺20240423期 第版:
精彩内容

王明明的高起点

无疑,王明明是当代中国画坛不可忽视的个案。 论专业,他博综邃于艺,人物画、花鸟画、山水画、书法皆有所涉,亦咸自成风;论工作,北京画院在其领导之下,已成为全国最具特色、最见品质、最有高度、最有厚度、最为纯粹的专业画院。在当代,上述两个方面皆有建树者实为凤毛麟角。 王明明的成长之路一直是美术界及公众非常关注的话题。大家都知道,王明明儿时就是誉满京城乃至全国的绘画神童,很小的时候他的画便在世界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参展,并多次获得世界儿童画大奖,可谓是当时美术界的一个传奇。这背后,得益于王明明的聪慧和勤奋刻苦,更得益于诸多名家大师的熏陶和亲自指点。 王明明的父亲从小喜欢文艺,自幼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与熏陶,爱好文学。不管人生的道路多么曲折、艰辛,但父亲一直都没曾放下自己的文艺梦想,因生活所迫,虽不能从事艺术专业方面的工作,但几十年来却笔耕不辍,利用业余时间充实学养,并坚持从事书法的研习与创作,把“笔耕墨种”视为人生一乐,始终把此看作是修身、养性、养生及书写自己人生感悟的方式。 王明明儿时成长在北京四合院,五岁上了永光寺幼儿园,开始涂鸦乱画。父亲十分高兴,于是辅导他画画,并找来很多齐白石画作的印刷品给他看;还经常带他到宣武区文化馆听课,到荣宝斋看画,提高他的眼光和绘画能力;也带他到公园游园,到动物园写生……让他观察生活、感受自然。王明明六岁时,父亲得知有出国到印度参加儿童画展的机会,便把他的第一张作品《西游记》拿去参展,这张画最终获了奖。这让父亲兴奋不已,但他马上又陷入沉思:接下来如何培养孩子呢? 父亲深知一个道理,学习艺术必须找大家,起点一定要高,“第一口奶”非常重要!于是在王明明进入少年宫学习的同时,父亲骑着自行车带他拜访京城绘画名家,使他之后有机会无数次地亲耳聆听吴作人、蒋兆和、启功等画坛巨擘们的教诲。其中,李苦禅为其改画、示范的故事一直是画坛的美谈。 王明明六岁时,一次王府井和平画店请李苦禅等书画名家举行面向大众的笔会,现场作画。父亲就带王明明去看他们画画,当大家知道小王明明也会画画时,就让他当场“表演”。苦禅先生看过他的画后对其父亲说:这孩子这么喜欢画可以来找我,还留下了他家的住址。作为书画大家如此平易近人,没有任何架子,令王明明印象非常深刻。后来父亲就带着他上门去找苦禅先生求教,直接到他家里学画。当时小王明明个子小,苦禅先生经常把他抱到椅子上站着,看他作画。后来有人开玩笑说:王明明的起点真“高”!。苦禅先生经常给他做示范,讲解作画要领。 一次,李苦禅先生看到他画的几只禽鸟比例不够准确,于是在画旁亲笔速写勾勒数笔,为他“指点迷津”,使他豁然开朗,一下子找到了画鸟的感觉。苦禅先生还在课徒稿上题字:“我速写给明明看,为的是增他胆量及魄力,但不以画法限其本能。” 近半个世纪过去了,王明明一直珍藏着苦禅先生的这些课徒稿。对一个画家来说,起步非常重要。他很幸运,自童年起就能跟这么多绘画大家学习到正确的观念和方法。每一位老师都从不同角度给他以指导和启迪。他们讲绘画之道,教怎样做人,使王明明很早便明白“三人行必有我师”的道理,于是随时随地去学习。这些对他以后为人为艺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王明明没有进美院,一直坚持自学,因为始终都是中央美院最著名的教授在对他言传身教。得益诸家,但他并没有拜在哪一家门下,根据自身的情况,经过筛选,觉得在哪一方面是需要吸收的,就重点去吸收,认为他们哪些话是值得一辈子去追求的,就会朝着那个方向去努力,终取得巨大成就。 王明明“现象”是当代文化视野中的一道别样风景,他的成功为我们提供了关于成才及中国画传承十分有益的思路与样本。(作者系北京画院专业画家、艺术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