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艺20240423期 第版:
精彩内容

70年,留下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闪光印记

社会主义的文艺,本质上就是人民的文艺。离开了生活、离开了人民,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北京文艺的70年,留下了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闪光印记。一代代北京文艺工作者承续着光荣传统,承担时代使命,聆听和捕捉时代声音,书写时代的中国故事。 1950年,刚刚从美国归来的老舍,被国内热火朝天的新中国建设场景深深感动,他深入北京南城龙须沟,实地走访,“我就抓住臭沟不放,要表达出对人民政府修沟的歌颂”。他一次一次地深入走访,让龙须沟的“臭”,给人留下了真实、深刻、难以磨灭的印象。他深入挖掘当地老百姓的经历、特点、所思所想,构思人物。“在龙须沟,我走访过一位积极分子”,“想来想去,我把他的积极与委员(身份)都放在赵老头身上”。《龙须沟》的小院儿、人物都是虚构的,但他的每一个人物、每一个情节又是真实的、可信的、直击人心的,都是源于来自人民生活的深厚积累。后来,由于腿脚不便,他就依靠助手(后来成为著名作家的)林斤澜再次走访,因为老舍先生清楚,脱离了人民、脱离了生活,不可能有好的作品。由此,一部感天动地、震撼人心的史诗,一部生动记载时代变迁的话剧《龙须沟》诞生了。 作品的命运是由人民决定的,它的生命力取决于人民的喜爱度与认同度。曾任北京舞协两届主席和终身名誉主席的著名舞蹈家贾作光,从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创作了《木马舞》《雁舞》等150余部名扬海内外的舞蹈作品,赢得了人们的广泛认可。在他精湛的艺术造诣背后,是他几十年对生活、对艺术、对群众发自内心的真诚的爱。连羊肉味都闻不惯的他,在大草原一待就是二十多年,长期与牧民吃在一起、干在一起,学套马、捡粪、挤奶,并把这些动作提炼成舞蹈语汇,成为通用的蒙古族舞蹈符号。他创作的经典舞蹈化作一个个美好画面,深植于中国人的文艺记忆中。2017年他去世时,有人深情地说,“天上增一鸿雁,人间少一舞神”。而这个“舞神”不是上天创造的,是深植于人民,是在生活的沃土中培育的,他永远的舞姿是人民对艺术、对艺术家最大的褒奖。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文艺永恒不变的追求,无论时代如何发展、社会如何进步,优秀文艺作品的逻辑和标准都是根扎得深不深、实不实。改革开放以来,北京文艺人一次次交出精彩答卷。“那眼神有着很强的穿透性,能够进入到人们的心灵里。”当握着铅笔的乡村女孩苏明娟再次抬头凝视黑板时,摄影家解海龙迅速摁下了快门。这一幕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的安徽金寨县桃岭乡张湾村的小学教室。那个年代时兴下海经商,解海龙却一脚踏进太行山、大别山、沂蒙山等地。为了省钱,他一顿饭就花两毛钱,找老乡家寄宿,10年时间跋涉2万多公里,途经26个省128个县,接触100多个学校上万名孩子,拍摄了万张照片,于是有了《大眼睛》,这幅照片成为中国希望工程的标志,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也改变了“苏明娟”们的人生。看似妙手偶得的作品,背后是艺术家对人民群众喜怒哀乐、内心期盼的深刻洞察和把握。只有练就一副铁脚板、怀着一颗赤诚心、融入一份真感情,真正身入生活、心入人民,才能见人所未见、抒人所未发,创造出留得下、传得响、叫得开的优秀文艺作品。 文学的力量来源于扎根现实的创作,这是勤奋、高产的作家徐则臣的写照。20年的时间,但凡涉及运河的影像、文字等资料,徐则臣都认真收集和揣摩。但真到落笔的时候,“才发现所掌握的运河其实是望远镜里的运河,要落实到细节,还需要显微镜、放大镜。”于是,1797公里的运河,徐则臣一步一步地走完了,他说,正是旷日持久的田野调查改变了他对运河的很多想法,让他对厚重的运河文化有了切深把握,也更深切地体会到“绝知此事要躬行”。他付出脚力、心力写就的长篇小说《北上》,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 北京美协有一个坚持10年的大型美术创作工程“北京意象”,每年选取一个区(县),作为采风创作的深扎平台,得到了少则数百、多则上千美术家们的积极支持和响应,成为所在区(县)的一道风景。他们深入百姓身边,记录生活与时代,绘就大量彰显北京地域精神风貌的美术作品,其中不乏精品力作。连续9年参加采风的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孙志钧,带着自己的研究生一起采风创作,在传授技艺的同时培养了学生对人民、对社会的真挚感情,打牢了深扎创作的思想根基。 艺术家们一次次用自己的实践证明,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正在让首都的文艺工作者把70年的努力探索和实践感悟,化作理论指导下的行动自觉和价值追求。 (路艳霞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