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艺20240327期 第版:

第01版:要闻

下一版>

当前位置:北京文艺2020年07月08日期 第01版:要闻

周总理对老舍说“我等着看你的新戏”

1997年秋季的一天,我走过漆黑的地下通道,爬上充满阳光的楼层,终于找到了事先约定的房舍,北京安定门外的东河沿,轻轻按响了门铃。
  门由一位中年妇女、胡絜青老人的保姆开启。这楼舍虽然矮小,但布置得却十分雅致、得体。小小的会客室内,一盆盆仙人掌、君子兰等花草长得生机盎然;客厅东墙上悬挂着一幅已故著名国画大师齐白石惠赠弟子胡絜青的 《虾戏图》。午睡刚醒的胡老匆匆抹了一把脸,就走了出来,慈祥和蔼地和我握手,讲起了舍予(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受到周总理关怀的几件往事——
  1949年6月北京(平)召开第一次全国文学艺术代表大会时,面对解放区和国统区两股文艺大军在北京汇合的大好形势,周总理喜悦地说:“现在就差老舍了,请他快回来吧。”
  由于周总理的提议,当时齐聚北京的文艺界著名人士郭沫若、茅盾、周杨、丁玲、阳翰笙、曹禺、田汉、冯雪峰等一共30多人联名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邀请信,通过秘密渠道转到时在美国讲学的舍予手中。当时舍予也正密切关注着国内形势的变化,也在日夜思念着祖国。接到国内的邀请信后,他不顾自己阑尾炎手术后身体的虚弱,立即从美国乘船回国,从而开始了他的新生活。
  1950年5月28日,周总理亲自出席北京市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的成立大会,舍予当选为市文联主席。
  1950年7月14日中午,总理宴请当上北京市文联主席的舍予,鼓励他多为人民创作,写新中国和北京的新气象、新面貌。总理还问舍予,最近有什么新的创作计划。舍予说他已基本写完话剧《方珍珠》,青年艺术剧院正在排演。打算马上再写一部以龙须沟的变迁为题材的话剧,通过新旧社会对比,歌颂毛主席、共产党和新政府。总理听了很高兴。当舍予说他已约好在第二天就上金鱼池、龙须沟去实地采访时,总理连声说:“对,对,一定要去,我等着看你的新戏。”
  胡老说,《龙须沟》上演之后总理看了几遍,他很喜欢这个戏,还向毛主席推荐。1951年春天的一个晚上,《龙须沟》在中南海怀仁堂演出,我们一家都被邀请看这出戏,为了让毛主席看好戏,在演出的前一天,总理亲自到剧团又从头到尾把戏审查了一遍。那天晚上,周总理和邓颖超大姐很早就来到怀仁堂。毛主席入场后,总理拉着舍予走到毛主席面前,向毛主席介绍,毛主席很高兴地和舍予握手。演出之后,总理先送走毛主席,然后上台和演员见面,代表毛主席向演员和导演道谢,祝贺演出成功。总理还风趣地说:“今天我也来到了‘龙须沟’。”
  舍予给青年艺术剧院先后写了 《方珍珠》《西望长安》《神拳》《全家福》4个话剧;给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先后写了《龙须沟》《春华秋实》《青年突击队》《茶馆》《红大院》《女店员》6个话剧。这10个话剧加上给儿童艺术剧院写的 《宝船》,周总理都亲自看过且不止一次,做过重要指示。一出新剧刚刚上演不久,常常可以听到舍予对剧院的同志们说:“总理又给我出新题目了。”于是,下一个话剧就又在总理的关怀下动笔了。
  1957年,舍予的《茶馆》发表了。总理一眼就看出了它的价值,十分喜欢,坚决支持公演。他在看了《茶馆》第一次彩排后与北京人艺的演员们谈话时说,《茶馆》写得气魄宏大,艺术性高,演员也演得精彩,我很欣赏第一幕,它写得最成功。还说,《茶馆》对青年们来说,是个好教材,用形象的东西表现出旧社会的可怕,增加他们的感性知识,引起他们对旧社会强烈的愤恨。这比单纯的给他们讲道理效果好得多。1963年《茶馆》再度上演时,在幕间休息和闭幕后周总理两次指出,《茶馆》这样的话剧还应该告诉青年:历史的动力是什么,什么人才能代表历史前进的方向。《茶馆》这次上演时虽然增添了学生运动的场面,但是还不够,还要再加强;而且空间在近代史中选哪几个环节搬上舞台最有典型性,也还值得好好研究。
  1957年,舍予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由著名导演梅阡改编成话剧在北京上演,总理先后看过3次。1957年12月8日,总理还专门约了舍予一道去看。总理很称赞扮演虎妞的舒绣文同志,说她演得好,并关心她有徒弟没有。后来,青年演员演虎妞的时候,总理又约舍予去郊区剧场专门看了一场。舍予的昆曲《十五贯》在浙江演出后,获得好评。1956年4月在北京演出后,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轰动全国。由于它具有反对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的现实意义,总理说,毛主席指示全国都要看这个戏。建议舍予将这个剧改编成京戏。舍予愉快地接受了这个改编任务,并于当年完成了改编本,发表在《北京文艺》上。
  (摘编自 《党史文汇》2018年1期《听胡絜青讲周恩来对老舍的关心》)